跳到主要内容

启用新博客

· 阅读需 1 分钟

从今天起,我将正式启用这个托管在 GitHub 上的新博客。

在刚刚过去的年底假期里,我花了不少时间将博客从 WordPress 迁移到 GitHub。博客历经历两度搬迁,不少旧文章中的图片和链接失效,有些格式也出现了问题。对于这些旧文,我更倾向于将它们作为回忆的一部分保留下来,就不去修复了。

我写博客的频率不算高,但希望能保持一定的更新节奏。力争至少每隔一两个月分享一篇新内容吧。

查看或添加留言

博客搬家

· 阅读需 6 分钟

最近,WordPress 不断地推送充值建议,并且插入的广告也越来越多。现在写博客的人越来越少,不知道 WordPress 还能坚持多久。这让我开始考虑是否应该换一个博客平台了。考虑到 GitHub 的安全性较高,我利用年底假期的时间,尝试了将内容迁移到 GitHub,并且使用 Docusaurus 搭建静态博客网站。

三年前,我开始使用 Docusaurus 搭建电子书网站,对这个工具非常熟悉。它可以把 Markdown 格式的文本转换成网页,操作简单且功能强大。搭建静态博客和搭建电子书网站的方法非常相似,最主要的区别可能在于:书籍是按章节排列的,而博客则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因此,当我决定搭建静态博客时,Docusaurus 成了首选。

博客迁移的核心是将 WordPress 的内容转换为 Markdown 格式的文本。幸运的是,随着静态博客的流行,有许多开源工具可以帮助完成这一工作。转换好的文本再稍作调整,便可以用于 GitHub 的静态页面。

最麻烦的部分是转换之前的博客留言。静态网页本身无法支持需要动态变化的留言系统,因此只能借助外部服务来实现留言功能。既然博客内容已经放在 GitHub 上了,我选择了 GitHub 的 Discussion 功能来支持留言。不过,这意味着只有登录 GitHub 的用户才能留言。在 WordPress 平台上,留言都是 WordPress 用户们添加的。两个登录系统不兼容,肯定是没法直接搬迁的。估计我也只能用我的 GitHub 账号手动拷贝留言到新系统,我能做的也就只有尽量保留留言者当时使用的网名。

在搬迁博客的过程中,我也趁机回顾了一下我的博客历程。

作为中国最早的一批网民,我刚开始上网的时候,网络对于用户基本还是只读的,我主要利用它看看新闻查查资料。后来各种论坛和聊天工具繁荣起来,网上终于有了互动。二十一世纪初,我在上海工作,当时微软的 MSN 是小白领中最受欢迎的聊天工具,公司里人人都有账号。2004 年,MSN 增加了博客功能,于是我也开始发博客,分享我的生活和技术经验。回顾当时的博客,有很多内容是关于如何创建 MSN 网页的,现在都变成了死技术。再后来,MSN 博客改名为 Live Spaces,那是它最辉煌的时期。我在那段时间写了大量关于 LabVIEW 编程的博文,得到了很多网友的欢迎。在读者的鼓励下,我还将我的博文整理成书出版了。

这个 Wordpress 博客是我在 2007 年 5 月 13 日开通的,但之后并没有真正使用,所有的博文依然是发布在 Live Space 上。2010 年,微软突然放弃了博客业务,Live Spaces 关闭。我只好于当年 11 月 8 日把博客迁移到了 WordPress。当时我身在国内,而 WordPress 服务器在境外,访问起来并不方便。我也考虑过国内公司提供的博客服务。新浪、百度、搜狐等一些大公司都希望从 Live Spaces 分一些用户过去的。可是国内的博客服务都带有过滤和审查的,经常莫名其妙就提示有敏感内容不能发表。这让我非常反感,也就没有迁移到那些平台去。后来由于审查越来越严格,这些公司干脆都关闭了博客服务。

博客的黄金时代早已过去,我现在写博客的频率也远没有最初几年那么高了。但我很庆幸自己曾经记录了那么多生活片段,让我可以在现在和将来时不时地回顾一下。

查看或添加留言

总统赦免自己儿子

· 阅读需 7 分钟

前两天在知乎上看到一个有趣的问题:“拜登赦免了自己的儿子,这么明显的制度漏洞,为什么没有受到其他权力的制约?三权分立失效了吗?”

我也兴冲冲地讨论了几句,结果不幸被封号。我在国内网站发帖一向谨慎,尽量不参与任何与中国有关的话题,平时只是讨论技术或是讨论在美国的日常生活(一零年之前,我还没出国的时候,都不需要这么小心翼翼。)。这次也一样,为了避免误会,我还特别说明了,所有评论只针对美国,但仍然被封号。申诉后,得到的回复让我想起了那个经典的笑话:“你少来这套,我在中国生活几十年了,你批评的谁我能看不出来?”

这是我对几个问题的个人看法,好不容易写了一大篇,不想它丢了,所以重新整理备份在这:

1. 为什么拜登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
其实,拜登并没有凌驾于法律之上,他是依法赦免了自己的儿子。这条法律可能存在漏洞,也可能不够合理,但在美国,所有人,包括总统,都必须在法律框架内行事,否则将面临法律的制裁。
什么才叫“凌驾于法律之上”?举两个简单的例子: 如果总统没有赦免权,但总统依然让法官判自己儿子无罪; 或者总统操纵国会修宪,赋予自己本来没有的权力。这才是真正的“凌驾于法律之上”。
拜登的行为完美诠释了:“总统是靠不住的”。总统既然也是人,就无法摆脱人性的弱点:一旦获得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会滥用。因此,好的制度的核心在于限制权力,确保所有权力都能受到有效的制衡与监督。
“三权分立”正是为此而设计。试想,如果总统能随意罢免法官和议员,那么他必然会进一步影响法律的制定与裁决,进而凌驾于法律之上。

2. 总统能否赦免自己?
这一点在美国法律中并无明文规定,因此存在争议。历史上,尼克松和克林顿在危机时都曾考虑过赦免自己,但最终选择放弃,因为大多数人认为宪法某些条款间接规定了:总统无权对自己行使赦免权。
我个人也倾向于认为,总统不能赦免自己。但最终,这一问题只有在得到法官的裁决后才能尘埃落定。

3. 为什么其他两权未能制约总统?
民主制度和三权分立的目标是防止最坏的情况发生,比如种族屠杀、大清洗、饿死三千万等,但它并不能杜绝所有错误。
权力制衡的关键在于“均衡”。总统的赦免权虽然存在争议,但其实这只是诸多漏洞之一。如果要求总统完全不会犯错,那必然意味着另外两权过大,造成新的问题。例如,韩国的司法权相对较强,可以保证把每任总统都送进监狱,但它也仍然没能彻底杜绝总统滥用权力。 假如总统真的老老实实服服贴贴了,那只能说明检察官失去了制约,成为了事实上的独裁者。
司法权本身也并非完美,法律有时会出错。总统的赦免权,正是对司法权的一种制约:如果司法失衡,总统的赦免权有时能起到“纠偏”作用。历史上,林肯在南北战争后赦免了所有南方叛军,避免了大规模的司法惩罚,拯救了无数生命。
因此,权力之间的制约,不能一味追求绝对的“完美”,而是要在不失衡的前提下防止最坏的情况。

4. 能否立法限制总统赦免直系亲属?
我个人非常赞同增加类似的限制。但这并非易事,背后有许多复杂的因素需要考量。比如: 如何界定“亲属”范围? 如果禁止赦免亲属,是否也要禁止赦免“朋友”?那什么又算是朋友?极端情况下,比如内战爆发,总统的儿子作为叛军,是否可以被赦免?如果不能,而其他叛军都被赦免,唯独总统的儿子被判刑,这是否公平?
这些问题并非三言两语可以解决。

美国的制度一点都不完美,但它赋予了我批评它的自由。

查看或添加留言

回忆我的初中

· 阅读需 12 分钟

去年回国一趟,就考虑写一些回忆文章,记录一些还能想的起来的事情,可是一直没动笔,毕竟还有太多更重要的事了。最近跟老婆讨论起我初中因为淘气,腿上受过伤,就顺便把还记得的初中的几件事记录一下吧。

我初中就读于齐齐哈尔铁路第五中学。后来,随着铁路体制改革,和其他铁路系统的学校一样,这所学校也被划归地方管理,改名为齐齐哈尔第四十五中学。前几年回老家时,我特意去看了看曾经学习过的地方。然而,如今的学校已完全变了样子,尽管还是那个熟悉的位置,但我却找不到任何与记忆中的景象了。

大楼

我最遗憾的是当年的教学楼被拆除了。那是一栋建于伪满时期的二层砖楼,最早属于日本信永小学。几经变迁, 成了齐铁五中。大楼主楼朝向东方,左右连接两侧向西延伸的翼楼,俯瞰呈“凵”字形,像小舟承载了每位师生。外墙是经典的米黄色调,质朴庄重。办公室集中分布在主楼,教室则主要排布在两侧的翼楼。每间教室都有朝南的四扇高大窗户,让教室明亮且通透。窗框上的绿漆已经剥落,带着沧桑的美感。

教室里依然铺着七十年前的木地板,一楼地板下方是一个地下室。在寒冷的东北,有了地下室,一楼就更容易保持温暖干燥。地下室的另一个主要用途是铺设各种水电管道,贯穿了整栋大楼。除非需要检修,平时几乎没人会进入地下室。

随着时间的流逝,地板有些地方已腐烂开裂,有时铅笔掉在地上会直接从缝隙落入地下室。我所在的教室的后方角落,地板上有一个盖板,打开就可以通向地下室。盖板平时被桌椅压住了,老师都不一定知道它的存在,但学生们早就研究明白了如何利用这个入口取回掉落的文具。地下室的高度有限,成年人无法站直,当时我个子小,在某些地方也得弯腰才能通过。

记得有一次,我们帮生物实验室打扫卫生,老师让我们把一副已经破损的人体骨骼模型打包扔掉。我突然就来了坏主意,把模型拖到了地下室,然后在另一个班级地板上找了了处裂缝,把模型的手骨伸了出去。不一会上面就传来了一片吱哇乱叫。

每年元旦,学校都会组织新年聚会。同学们带着好吃的,在教室里围坐一圈,一边吃一边欣赏其他同学表演的节目。吃的只有瓜子、苹果、桔子等零食,但对当时的我们来说非常有吸引力。然而,零食虽好吃,之后的打扫卫生却是一项苦差事。每次聚会结束,教室都是一地狼籍。有一次恰好由我负责清理垃圾,看着堆积如山的果壳纸屑,我灵机一动,拉开地下室盖板,将垃圾一股脑推了进去。老师出去转了一圈的功夫,回来发现垃圾都没了,不得不带着疑惑投来赞许的目光。

花池

初中生活给我留下了一道难以磨灭的“印记”(物理上的)。

教学楼前,正门两侧有几处花池,花池外围着一圈铁质护栏,大约到我膝盖那么高。护栏比较简陋,只是被焊在一起的铁条,竖直方向的铁条每根之间大约间隔一尺左右,顶端略微尖锐,但算不上锋利。当时的我完全意识它的潜在危险,反而把护栏当成了“梅花桩”,踩在它的尖上走来走去,有时也会在护栏里外跳来跳去。

一天,我为了抄近路回教室,打算从护栏上跳过,直接穿过花池。但那天刚下了雨,地面湿滑,意外发生了——我摔倒在了护栏另一侧。尝试起身时,左侧大腿传来剧痛,我竟然完全无法站起来了。旁边的同学发现我的裤子已经被血水染红,吓得手忙脚乱地把我抬到医院。

当年的东北治安混乱,时常有小流氓斗殴。医生见惯了刀棍外伤的病人了,对我根本不当回事。把我安排进门诊手术室,然后就没人管了。当时几名同学都急的不得了,去催了医生好几次。而我则强装镇定,对同学说只是小伤,根本不要紧。医生过了一个多小时才来,结果麻药都没有,直接把消毒液喷在了我的伤口上,然后揪起腿上的皮肤就开始缝线。尽管每一个步骤都带来钻心的疼痛,但我不想在同学面前丢脸,咬紧牙关,才总算没哭出来。医生草草处理后就打发我回家了。

老爸多少了解一点医学常识,到家后得知我没有打过破伤风疫苗,赶紧再次把我送到医院打疫苗,又折腾了一趟,才算把伤口完全处理好。

事后,我发现左大腿内侧少了一块肉,肯定是被护栏的尖头刮掉了。回想起来,十分后怕:幸好没有扎到更重要的部位,否则也许就残疾,甚至没命了。

因为腿上少了一块肉,又被强行缝合在一起,我有好长一段时间左腿无法完全伸直,只能拄着拐杖走路。后来可以自己走路了,也还是一瘸一拐的。我当时相当沮丧,以为自己这辈子都要瘸了。幸运的是,随着时间推移,我逐渐回复了正常的行动能力。尽管腿上至今仍然留有一个大坑,但只要穿上裤子就看不出来曾经受过的伤了 :)

落叶

教学楼坐落于学校的最北端,正对着校园大门。教学楼南侧是操场,再南边是一处葡萄园。葡萄园面积不小,每年都能产出数量可观的葡萄。学校为此还专门在靠近大路一侧建了售货亭,销售自产的葡萄。然而,齐齐哈尔的冬天过于寒冷,气温动辄零下三十几度,学校的葡萄无法耐受这样的严寒。于是每年秋天,学校都会把葡萄藤埋入地下,再在上面盖上半米厚的树叶以保暖,这样葡萄才能安全过冬。

收树叶的工作就落在了我们学生身上。每年国庆节都是我们收树叶的日子。小时候的天气似乎比现在更冷,九月底,夜间气温就已降至零下了,经常扒开树叶,发现下面都是冰。

我算是比较勤快的,干活一点不偷懒。不过我当时既没有搬运设备,也没有趁手的工具,只能在学校附近徒手跟其他同学争夺为数不多的落叶,效率十分低下。有些同学家里有“倒骑驴”和耙子,他们可以去更远的落叶堆积丰富的地方收集,生产力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学校给每个同学都定了指标,是多少麻袋的树叶,具体数字我已记不清了。如果不能完成任务,是会被批评的。作为劳动的奖赏,每个学生会分得半斤小葡萄。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这已经是非常丰厚的回报了。

看见窗外的红叶,我又回想起了小时候劳动的情景。转眼间,已经几十年过去了。或许是对过往的怀念吧,我在自家院子里也种了几颗葡萄。是新培育出的耐寒品种,不需要任何照料就能安然越冬。然而,葡萄我却是吃不到的,因为松鼠总能抢先一步,只留给我一地的葡萄皮。收拾树叶依然是每年固定的工作,当我清理草坪的时候,儿子总要陪在一旁,要么在堆积的落叶上打滚,要么把我收集好的树叶再吹回到它们原来的地方去。

查看或添加留言

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诗

· 阅读需 4 分钟

最近,我才知道以前在网上看到的一些优美情诗,竟然出自六世达赖仓央嘉措之手(也要感谢翻译者的二次创作)。最初见到这些诗句时,还以为是当代文青所作,万万没想到作者竟是三百多年前的一位职业僧侣。后来细读他的作品,才惊奇发现这位前朝和尚为当代流行歌曲所做的贡献。以下摘抄了一些他的诗句: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上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那一刻,我升起风马,不为乞福,只为守候你的到来。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遇。

我问佛:如果遇到了可以爱的人,却又怕不能把握该怎么办? 佛曰: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和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

偶然的相遇,暮然的回首,注定彼此的一生,只为眼光交汇的刹那。

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我不是普渡众生的佛,我来寻我今生的情。

还有一首诗的作者存在争议,但却是网上流传最广的一首:

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 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里,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或者,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仓央嘉措年轻时并未受戒,生活洒脱风流,去拉萨赴任的路上也是带着女友随行,后来更是自称“雪域最美的情郎”。然而,由于背负达赖的身份,十八岁那年,他不得不接受沙弥戒(包括戒色)。因此,他的作品中既有情欲与职责的纠结,也融入了佛法与爱意的缠绵。

若仓央嘉措能够多活几年,我们或许还能看到更多动人的诗篇。遗憾的是,在他 24 岁那年,他的后台,西藏实权控制者桑结嘉措在政治斗争中失败被杀,也牵连了仓央嘉措。在押送北京的途中,仓央嘉措不幸暴毙,令人惋惜。

查看或添加留言

唐朝的离婚文书

· 阅读需 5 分钟

我依旧每天给儿子讲述中国历史。每次,我都会提前学习一遍,然后在他睡觉前,用讲故事的方式讲给他听。

中国的史书几乎都是讲述王侯将相的,很少有关于普通人日常生活的记录。只有偶尔出土的一些文书,才能看到普通人的身影。最近,我看了一些敦煌藏经洞整理出来的文献,尤其是几篇唐代的离婚文书,才发现唐代的婚姻制度与我之前的想象大不相同。女性并非男性的附庸,更不是私人财产。夫妻间好聚好散似乎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唐朝,果然文学鼎盛的时代,连离婚书都措辞优美,格律严谨。

那时的离婚文书已经有了固定格式。一般开篇先描绘一个宏大的意境,说夫妻之缘本为天定,例如:

盖闻夫妇之礼,是宿世之因。累劫共修,今得缘会。

盖说夫妇之缘,恩深义重,论谈共被之因,结誓幽远。

凡为夫妇之因,前世三代结缘,始配今生夫妇。

三代修因,见存眷属。

接下来则是描写理想中的夫妻生活:

盖以伉俪情深,夫妇义重,幽怀合卺之欢,欢念同牢之乐。

夫妻相对,怀似鸳鸯双飞,并膝花颜,共坐两德之美。恩爱极重,二体一心。生同床枕于寝间,死同棺椁于坟下。

一从结契,要尽百年。如水如鱼,同欢终日。生男满十,并受公卿。生女柔容,温和内外。奉上有谦恭之道,恤下无党无偏。家饶不尽之财,妯娌长延之庆。

男阳女阴,纳婚于六礼之下。理贵恩义深极,贪爱因浓。生前相守白头,死后同于黄土。

接着,话锋一转,控诉现实中的不如意,导致分手的原因:

若结缘不合,比是怨家,故来相对。妻则一言十口,夫则反目生嫌。似猫鼠相憎,如狼羊一处。

三年有怨,则来作仇隙。今已不和,想是前世怨家,眅目生怨,作为后代增嫉。何期二情称怨,互角争多,无秦晋之同欢,有参辰之别恨。

今则夫妇无良,便作互逆之意。不敬翁家,不敬夫主,不事六亲眷属。污辱宗门,连累兄弟父母。前世修因不全,弟互各不和睦。

接下来是核心主题,分手:

既以二心不同,难归一意,会及诸亲,各迁本道。缘业不遂,见此分离。聚会二亲,以俱一别。

近再会两家亲眷,不要谤地怨天,莫道八卦无合,五行相克,盖是前因不遂,今世相逢,覆水难收,干沙不合。

有些离婚文书还谈及了分手后的赡养费,按当时的行情,通常是三年的生活费:

惣不耳三年衣粮,自后更不许再来互相搅乱。千万永辞,布施双喜,三年衣粮,便献柔仪。

最后是互道祝福:

愿妻娘子相离之后,重梳蝉鬓,美扫娥眉,巧逞窈窕之姿,选聘高官之主。解怨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夫觅上封,千世同欢。妇骋豪宋,鸳鸯为伴。自后夫则任娶贤失,同牢延不死之龙。妻则再嫁良媒,合卺契长生之奉。

查看或添加留言

高中毕业考试

· 阅读需 3 分钟

麻州在大选的同时,也对几项议题进行了公投。其中,我比较关注的是关于高中毕业是否必须通过州里的联考的议题。美国学校的考试本就不多,每年最重要的考试可能就是州里的联考了。初中阶段的考试内容仅有数学和语文,高中会再增加一些学科。公投结果不出所料,取消了联考作为毕业标准,也就是说,以后高中不再以学业成绩作为毕业标准了,即使考零分也可以拿到毕业证。

我小时候恨死了考试,因为学习不好,每次考完试都会被爹妈收拾。时间一长,我都有心理阴影了,遇到考试就祈祷学校能发生火灾,把考卷都烧了。可惜,我从来也没如愿过。当时觉得学习可真难啊,全都是不知所谓的课文和莫名其妙的公式。

等离开学校走入社会才发现,学习和考试居然是能够改变人生的最可靠、最简单的途径。因为考试是一个客观的、量化的评价体系。你多付出几份努力,就能多得几分。相对来说,我们自己对于最终结果有更大的掌控权。而底层穷人能真正掌控事情太少太少了。

就好比中国的高考,虽然很多人诟病,认为只是培养了小镇做题家。但是不可否认,它确实曾经让无数的农民子弟通过考试进入大学,从而实现了阶级跃迁。假如没有考试,进入高校的壁垒不会消失,只会换一种形式。比如,艺术修养如何、参加了什么运动队、是否游历过海外、有没有社会实践、有没有领导推荐等等。对于底层百姓来说,这些用金钱、人脉、权力堆砌的壁垒才是真的高不可攀的,一旦生在穷困家庭,这辈子就别想再跳出了。

查看或添加留言

最近写作更新

· 阅读需 3 分钟

今年用于写文章的时间远没有去年多,本职工作有点忙。这两年就业形势不乐观啊,虽然我还没有被裁,但也明显在公司的几轮裁员中感受到了压力。也只好在工作的时候更卖力一点,免得被公司优化了。

不过,这些业余项目也还是有些进展的。在 ChatGPT 的帮助下,我把整本 LabVIEW 书都翻译成英文了。本来计划,要再人工校对修改一遍的,可是也一直没精力弄。虽然英文版还存在很多问题,但它的阅读量已经超过中文版的了。原因可能还是因为我把书籍的网站建在了境外,国内的搜索引擎根本不对其索引。真正能搜索到这本书的也就是 Google,而 Google 国内又不能用,以至于这本书更多的是被英语用户搜索到了。

后来写的 Python 编程的书,主体内容也都已经完备了。书里的内容,多的是我在学习 Python 过程中的笔记。最近在教儿子学习编程,我同时根据儿子学习过程中的反馈,调整书里的一些内容,让它更适合给初学者使用。

最近还打算写一篇回忆文章。两年前回家乡一趟,就想写一些回忆录,可是又感觉不好写:一个普通百姓,又没有什么壮举,把过往写出来也不过是平淡的流水账。所以嘛,优先级极低,就等着啥时候突然来了兴致写两句。

查看或添加留言

热门学校的变迁

· 阅读需 6 分钟

因为关注了今年的高考,我也比较了当前国内受欢迎的大学和专业与我当年的情况。令我惊讶的是,不同专业的受欢迎程度变化巨大。这可能主要归因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热门行业的不断更迭,进而影响了学生们的选择取向。

回想我当年考大学时,学校是老爸给选的,而专业则由我自己决定。我完全根据个人兴趣选择的专业,并未考虑市场需求。我的第一志愿是建筑学,因为我当时热衷于绘图和建筑设计。当学校录取分数线公布后,我发现自己高出几十分,以为稳操胜券了,于是开始利用暑假苦练素描等基本功。然而,发榜时却发现我未被第一志愿录取。后来才知道,建筑学是我们学校当时最受欢迎的专业,没有之一。只有考到前一两名的同学才有把握被录取。建筑师梦想破灭后,我只好转向去做码农。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近几年由于房地产业低迷,建筑学竟成了我们学校的垫底专业。录取的多是其他专业落榜后被调剂来的学生。当年一些极其热门的专业,如金融等,的热度也有所下降。与此同时,也有一些专业的受欢迎度大大提升,比如计算机、软件等。

相较于专业热度的剧烈波动,学校的热度变化却相对稳定,毕竟,在大学中先发优势是很明显的。从这点来说,如果能去名牌大学,选学校比选专业对将来发展的潜在影响可能更大。当然,这仅限于牌子最响亮的那几所学校,其它的学校可能就不那么重要了。

学校的起伏,需要在几十年的尺度上来观察。对学校热度影响最大的可能是其所在城市的发展状况。总体而言,如果所在城市蒸蒸日上,学校也会跟着进步;反之,学校也会随城市衰退。在我上中学的年代,多数人会觉得南开、天大与复旦、上交完全是同一档次,因为当时天津是全国排名第三的城市,与上海差距不大。但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天津虽有直辖市之名,但吸引力恐怕不及南京、杭州等城市。因此,南开、天大也失去了往日光环。类似例子还有很多,再比如兰州大学的衰落。反过来,深圳、苏州等城市本来是没有太好的学校的,因为经济发达,不但促进了原有的大学的快速进步,还可以把其它一些顶尖学校吸引过来。

另一个影响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国家政策。这些年来,国家实施了985、211、双一流等工程。这些工程不仅决定了学校能获得多少政府支持,也影响了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前景,因为许多企业或政府部门在招聘时都会设置 985、211 等学历门槛。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学校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也随之改变。一些原本差距不大的学校,因未能进入 985 或 211 行列,逐渐与入围学校拉开了差距。

可以预见,这种趋势在未来还会继续。虽然难以预料国家是否会推出新的教育工程,但城市的发展态势相对易于估计,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将会越来越好。这一切最好的度量说,说的庸俗一点是“钱”;说文雅点,在众多指标中,对学校未来发展影响最大,又容易量化的指标是学校的年度预算和人均预算。毕竟,国家支持也好,地方支持也好,最终都是落实在资金上。我找到了一张今年各高校预算的表格,预算每年都会调整,需要每年参考新的数据。那些长期资金充足的学校必然会越来越好;反之,资金匮乏的学校则可能逐渐落后。

[

查看或添加留言

技术革命与社会公平

· 阅读需 4 分钟

近期,国内一些城市已开始试运行自动驾驶出租车。尽管目前的技术尚未完全成熟,无法完全取代人类司机,但这一趋势已经非常明确。可以预见,在未来 5 到 10 年内,人类司机将会面临大规模失业的风险。AI 也会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可是那些失去工作的司机们能够顺利切换到新的岗位上吗?

之前,人们最担心的还只有大语言模型可能会替代的工作岗位。才过了一年,关注点又增加了驾驶相关的工作。事实上,如果将这一趋势稍加推广,我们会发现操作大多数类型的机器所需的技能与驾驶汽车相差无几。如果人工智能能够驾驶汽车,那么它也有可能操作其他机器。

这一轮AI技术革命势必会波及众多行业,包括但不限于:教师、秘书、翻译、画师、医生、律师、各类驾驶员......

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我常常被历史故事中的英雄人物和他们波澜壮阔的人生所吸引。有些历史事件似乎印证了“天命所归”的说法,比如汉光武帝刘秀遇到的流星,或是明成祖朱棣遇到的风沙。这种现象在当代也有体现,例如最近懂王遇刺事件引发的讨论。

而普通百姓在历史叙事中往往被忽视。但实际上,每一次社会进步都以大量底层群体被淘汰为代价的。这是因为社会关系的进步永远落后于生产力的进步。技术革新往往使少数人更容易集中财富,反而导致多数人更加贫困,甚至更为悲惨的结局。

从学校教育开始,我们就反复学习马克思的理论。我认同马克思的某些观点,尤其是他的核心主张:让所有人都过上幸福生活。我赞同他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但对他提出的解决方案持保留态度。马克思高估了无产阶级,或者说高估了人性。历史表明,还没有哪个无产阶级政权在取得绝对权力后不背叛无产阶级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无产阶级革命与农民起义并无本质区别。

我支持受压迫者进行反抗,但如何确保反抗成功后,被压迫者不会成为新的压迫者?这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因此,相比马克思,我更钦佩那些有能力却愿意分权的统治者,以及那些愿意回馈社会的富豪。他们的行为可能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在技术进步和社会公平之间寻求平衡的思路。

查看或添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