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职场动物进化手册》读后感

· 阅读需 11 分钟

肥猫,一家大型企业的高管,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和资源后决定单干,成立了一家医疗器械代理公司。在短短三个月内,他先后聘用了四名应届毕业生作为试用业务员。四人的月薪相差不大,都在1200-1500元之间,并按照销售业绩的12%进行提成。

试用期即将结束,四位业务员的表现各异:

  • 业务员A,猪猡: 老实听话,但缺乏主动性,稍有松懈就会偷懒,不分配任务就绝不主动工作,抱怨的时间远多于工作时间。工作时间最长,但业绩为零,至今未拿下任何客户。
  • 业务员B,狐狸: 聪明机灵,表面上对肥猫毕恭毕敬,实则心怀鬼胎,尤其擅长做表面功夫,是得到肥猫夸奖最多的员工。目前已拿下两单,为公司创收八万元。
  • 业务员C,绵羊: 勤奋努力,善于死缠烂打,除了跑业务外,还经常被肥猫指派其他工作,是团队中唯一任劳任怨的员工。虽然入职时间不长,但也拿下了一单,为公司创收六万元。
  • 业务员D,猴子: 头脑灵活,观察敏锐,兼具狐狸的聪明和绵羊的勤奋,但不如绵羊那样脚踏实地。目前正在全力跟进一家大客户,该客户有意向与肥猫的公司签订价值六十万元的订单。 由于公司规模尚小,肥猫决定只留下其中一人并加以重用,解聘其余三人。你认为肥猫会留下谁?

我时常思考,如果自己创业,是否有能力维持并发展壮大一家公司?坦白说,我对此并没有足够的信心,否则也不会还在职场中打拼。读过《职场动物进化手册》后,我更加意识到自己的一大短板 - 缺乏必要的“政治”素养。我不仅没有站在资本家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甚至连做一个部门主管的“政治”水平都尚未达到。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肥猫最终选择了留下猪猡,并委以重任。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从最初的小作坊发展成为上市公司,公司管理层几经更迭,唯有猪猡始终屹立不倒,稳坐公司副总的位置。不得不承认,资本家的思维方式和行事手段确实令人深思。

书中的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但其情节却并非完全脱离现实。我本科毕业时,曾有一家公司来学校招聘,他们的面试结果令我们大跌眼镜:他们成绩好的不要,能力强的不要,技术水平高的不要……我当时百思不得其解,甚至暗自诅咒这家公司早日倒闭。然而,几年后,这家公司不仅没有倒闭,反而越做越大,成功上市,这让我对当时的中国股市都产生了一丝怀疑。

如今,许多公司的用人方式正如漫画中描绘的那样:把女人当男人用,把男人当牲口用,把牲口当干部用,把干部当奴才用。与同学聚会时,经常听到有人抱怨自己的主管是“猪”,业务不懂,能力平庸,只会拍老板马屁,却拿着比自己高几倍的工资对自己发号施令。于是,他们对公司的前途彻底失望,选择跳槽,却发现新公司的情况也大同小异,而原公司也并未如他们预料般迅速破产,反而发展得还不错。

这或许并非个例。从公司内部观察,我们可能会看到官僚作风盛行、奸臣当道、拉帮结派、排斥异己;好的建议不被采纳,优秀的人才得不到重用;公司的大部分资源都在内斗和扯皮中被浪费。然而,从公司外部观察,看到的却是截然不同的景象:公司效益蒸蒸日上,规模日益扩大。面对这种现象,我们或许不应过于偏激地评价,尤其是一味地抱怨对个人的成长毫无益处。个人只有适应社会,适应周围的环境和制度,才能更好地发展。而要适应社会,首先需要全面、真实地了解它。因此,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反思自身,或许是我们对这个社会的理解还不够透彻,或许许多看似不合理的现象背后也隐藏着其内在的逻辑。

说回正题,《职场动物进化手册》剖析的正是职场中无处不在的“政治”。坦白说,我曾一度对“政治”二字深恶痛绝,一提到它,脑海中便浮现出尔虞我诈、阴谋诡计以及种种丑恶的嘴脸。我相信,抱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因此,我过去总是刻意回避所谓的“政治”,不参与任何与之相关的组织和活动,也避免与他人深入探讨此类话题。我观察职场的方式,也难免带上了许多主观色彩,如同“傻根”坚信“天下无贼”一般,我曾天真地认为自己的办公室是远离“政治”的净土。然而,“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这“江湖”的本质,往往就是各种人际关系的博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政治”。一味地对现实选择性失明,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是极其不利的。最近,几位朋友的劝诫让我开始反思,或许我真的应该转换视角,重新审视日常工作中遇到的种种问题。

《职场动物进化手册》作为一本职场政治的入门读物,无疑是恰如其分的。它并非枯燥乏味的教科书,而是一部轻松幽默的寓言故事,即使是对政治一窍不通的读者也能轻松阅读,不会感到沉闷。读完这本书,我开始重新评估自己在公司中的定位,并以全新的视角和方法来衡量各项工作的优先级。对照书中的各种“动物”形象,我惊讶地发现,身边竟然有那么多似曾相识的“原型”,这不禁让我会心一笑。

在外企中,“蠢驴”无疑是最常见的“动物”类型之一。这或许与许多职场“鸡汤”文的导向有关,它们常常鼓励人们埋头苦干,做一个任劳任怨的“老实人”。我过去也曾一度欣赏“蠢驴”这种角色,认为埋头苦干总会有出头之日。但随着阅历的增长,我的想法也在逐渐改变。要摆脱“蠢驴”的标签,首要任务便是培养敏锐的“政治”头脑。“蠢驴”们并非智商或情商低下,无法理解职场“政治”,而是他们内心深处对“政治”存在着抵触情绪。他们往往将“政治”简单地等同于溜须拍马、尔虞我诈,从而选择敬而远之。然而,如果能够消除这种偏见,认识到“政治”也是职场成功不可或缺的一门学问,那么“蠢驴”便有可能“进化”为更具竞争力的“猎犬”,甚至更高阶的“动物”。

当然,培养敏锐的“政治”嗅觉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长期的学习、观察和实践。正如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职场“进化”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读完《职场动物进化手册》,我感觉自己总算朝着更成熟、更具智慧的职场人迈出了第一步,开始了一段新的“进化”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