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想买块表

· 阅读需 6 分钟

最近,我一直在琢磨着买一只手表。不是现在流行的智能手表,而是想要一块机械表。因为从小我就对机械表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怀。这不仅源于我对长辈们的机械表的羡慕,也因为我在大学时学了不少机械设计课程,并且亲手设计过一些精密机械结构。

我小时候的生活条件与现在不可同日而语。那时候,我经常需要捡其他大孩子用过的东西,比如表哥穿小了的衣服。有一次,我看中了二姨的手表,便千叮咛万嘱咐她:“二姨啊,你的表要是戴小了,一定要给我啊!”

在我父母那一辈,年轻人参加工作赚钱后,首要大事之一就是买一块手表。那个年代,国内有很多表厂,最著名的包括上海、北京和天津的表厂。虽然厂家众多,但它们的主打产品机芯都是由轻工部设计的一款统机机芯。尽管机芯主体结构相同,但细节改进和生产工艺的差异仍会影响手表性能,质量最好的要数上海牌手表及其使用的 7120 机芯。当时普通工人的月工资只有几十块钱,而一块上海牌手表要一百多元,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虽然价格昂贵,机械表的精度并不高,低端机械表每天误差几分钟是常事。童年记忆中,大人们每天早上都要根据中央广播电台的整点报时校对手表。

电子表最初进入中国的时候,入门电子表价格也要一百多块钱,比一般的机械表还贵。我有一个舅舅,用工作积蓄买了一块电子表,跟我们显摆。那块表带着小灯,非常高级,让我们羡慕不已。没想到,电子表降价速度极快,不到两年时间价格就降到只需几块钱。机械表因成本高,无法降价。电子表和石英表比机械表更精准,功能更多,价格更低,机械表几乎被淘汰,很多年都没有再在我身边出现过。

直到后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有了闲钱,机械表才又找到了新定位:高端作为珠宝,低端作为玩具。

我再次接触机械表是在大学毕业工作后。有位女同事刚找了个富二代男朋友,一天,她撸起胳膊伸到我面前说:“给你看看我男朋友送的浪琴”。当时一只浪琴的价格相当于普通人一年的收入,相当值得炫耀。可惜她炫耀错了对象,我穷屌丝一枚,对奢侈品毫无了解,只在广告里听说过劳力士,于是随口就说:“又不是劳力士,有什么好的得瑟的。”

虽然嘴上不能输,但心理偷摸记下了:原来小姑娘喜欢这种奢侈品,等我有了女朋友,也可以送她这些。送人礼物是一回事,我自己并没有因此就对奢侈品增添任何兴趣。

高中时我有了自己的石英表,不过我不喜欢在身上绑任何东西,手表多数时候躺在书包里,只有考试时才会戴在手腕上。工作后,手机开始普及,手表更显得可有可无。现在,我唯一使用手表的机会就只有在游泳的时候了。因为近视,我在游泳池里看不清岸上的时钟,又怕超时误事,只能戴块手表游泳。

至今,我也没有买过智能手表,主要是因为它们的功能不够吸引我。所有智能手表能做的事,手机都能完成,而手机又是必须随身携带的,智能手表显得多余。如果将来手表能像手机一样方便的收发文字信息,我可能也会用智能手表替代手机,毕竟手表比手机容易携带。

不过,最近心里痒痒的,总想着弄块机械表。或许是机械情怀又在作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