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去休斯敦看球

· 阅读需 9 分钟

有几个同事是狂热的体育迷,约我一起去休斯敦看姚明的比赛。从我这里到休斯敦不过三个小时车程,说走就走,计划迅速敲定。

比赛定在星期天下午,但我们几个觉得单看一场球赛似乎不值。既然都要花时间往返六个小时,不如干脆利用周末两天,好好玩一圈。休斯敦的两大名片 - NASA 航天中心和加尔维斯顿岛(Galveston Island)自然而然成了我们的目标。

周六一早,大家早早起床,但磨蹭的毛病还是没改,直到九点才正式出发。一路上大家说说笑笑,倒也不觉疲惫。中午时分,我们顺利抵达提前预定的宾馆,这家酒店离 NASA 很近,就是为了方便下午去参观 NASA。简单吃了些东西后,我们便迫不及待地奔向 NASA 航天中心。

NASA 航天中心里大多是家长带着孩子在参观,像我们几个纯粹来“凑热闹”的成年人确实不多。很多人年纪一大,对这些高科技展览的兴趣就淡了,甚至几个同事在参观后还抱怨“无聊”。但我并不觉得无聊,我可能还带着些童心,或者是小时候就对太空世界充满了憧憬,所以这次在 NASA 里转悠,觉得一切都特别有趣,开心得像个孩子。

最让我兴奋的,是一块来自月球的石头,居然可以让游客直接触摸!排了小半天的队,终于轮到我了,我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摸了两下那块石头,心里生出一种“摸过月亮”的满足感。航天中心还有不少精致的模型展览,比如月球车模型,精致得让我忍不住拿出相机拍了好几张照片。

从 NASA 出来,时间刚好接近晚饭点。我们几个对休斯敦并不熟悉,便决定去市中心碰碰运气,找一家餐馆解决晚餐。结果发现,这完全是个错误决定。休斯敦的市中心几乎全是高耸的办公楼,周末的夜晚人迹罕至,更别提什么热闹的餐馆了。那些餐厅不是已经打烊,就是冷清得让人打退堂鼓。兜兜转转了好一阵,我们无奈地将车开回郊区,最终在宾馆附近找到了一家叫 Luby's 的连锁餐厅勉强解决了晚饭。

第二天一早,我们驱车前往 加尔维斯顿岛(Galveston Island)。这是个美得让人屏住呼吸的小岛,尽管我的词汇量有限,依然难掩它带来的震撼。岛上随处可见临海而建的小别墅,推开窗便是蔚蓝的大海,门外就是柔软的沙滩。想象一下,住在这样的地方,每天清晨在阳台上读书,傍晚沿着海滩散步,偶尔下水游个泳,生活简直就是一场浪漫的美梦。而更让人羡慕的是,这种生活并不需要富可敌国。那些别墅的主人,大多是普通的美国中产阶级,过着我在国内想都不敢想的悠闲日子。

坐在车里,大家一边感叹美国人民的幸福生活,一边“酸酸地”调侃:“但愿下一场飓风早点吹过来,好让咱也能从别人的灾难里找点心理平衡。”经过岛上的几家旅馆时,我们顿时感到后悔 - 为什么不提前订一间面朝大海的房间呢?那才是最完美的旅行体验啊。

中午时分,我们接到另外几位同事的电话,他们专程赶来休斯敦看球赛的,约我们在姚餐厅(Yao Restaurant,姚明开的餐馆) 见面。匆匆赶回市区后,我踏入餐厅,看见同事们已经围坐一桌,几盘黑乎乎的菜肴摆在眼前。我忍不住打趣道:“这不是中餐馆吗?怎么还按美国习惯一人一盘?”同事无奈地笑了笑:“你仔细看看,这六盘不是同一个菜。”我低头认真分辨,才发现确实如此,但无论色、香还是味,乍一感觉,都是难以区分,也不怎么让人提得起食欲。

吃过一顿非常平庸的“姚氏晚餐”,我暗自想:像我这种不追星也不喜欢球的中国人,姚餐厅实在没必要来第二次了。不过,能与朋友们一起嬉笑打趣,旅行本身的意义早已超越了这些小遗憾。

赶往球场的路上,我们依然是匆匆忙忙。休斯敦的道路状况不算友好,尤其是周末的交通,拥堵让人无奈。等我们终于抵达丰田中心体育场(Toyota Center)时,比赛已经开场15分钟了。

丰田中心是休斯敦火箭队的主场,灯光璀璨,气氛热烈。即便我平时对体育没什么特别的兴趣,但身处这样的场馆,还是被观众的热情感染了。姚明的表现果然不负众望,进攻、防守都可圈可点,让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中国球迷激动不已。然而,火箭队近期运势不佳,本来一度领先对手十几分,比赛接近尾声时却被对方追平。最后进入加时赛,火箭仅以两分之差惜败,令人唏嘘不已。

这次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现场观看体育赛事,才终于明白“客场作战不易”到底意味着什么。比赛过程中,主场观众对客队真是毫不留情。每当敌方球员持球时,观众席立刻爆发出铺天盖地的嘘声。特别是在对方罚球时,篮筐后方的球迷们全体起身,用各种夸张的动作和叫喊声干扰对手。更有意思的是,有球迷组织特意鼓励大家起哄,谁的嘘声最响亮还能赢得一件印有火箭队标志的 T 恤作为奖励。

比赛结束时,天色已晚。我们拖着略显疲惫但兴奋的身体启程返回。一路上,大家仍然沉浸在比赛的热烈气氛中,兴奋地讨论姚明的精彩表现和比赛中那些扣人心弦的瞬间。尽管火箭队输掉了比赛,但这场旅程却充满了欢笑和独特的记忆,让人觉得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