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28 篇博文 含有标签「浮生若梦」

查看所有标签

博客搬家

· 阅读需 6 分钟

最近,WordPress 不断地推送充值建议,并且插入的广告也越来越多。现在写博客的人越来越少,不知道 WordPress 还能坚持多久。这让我开始考虑是否应该换一个博客平台了。考虑到 GitHub 的安全性较高,我利用年底假期的时间,尝试了将内容迁移到 GitHub,并且使用 Docusaurus 搭建静态博客网站。

三年前,我开始使用 Docusaurus 搭建电子书网站,对这个工具非常熟悉。它可以把 Markdown 格式的文本转换成网页,操作简单且功能强大。搭建静态博客和搭建电子书网站的方法非常相似,最主要的区别可能在于:书籍是按章节排列的,而博客则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因此,当我决定搭建静态博客时,Docusaurus 成了首选。

博客迁移的核心是将 WordPress 的内容转换为 Markdown 格式的文本。幸运的是,随着静态博客的流行,有许多开源工具可以帮助完成这一工作。转换好的文本再稍作调整,便可以用于 GitHub 的静态页面。

最麻烦的部分是转换之前的博客留言。静态网页本身无法支持需要动态变化的留言系统,因此只能借助外部服务来实现留言功能。既然博客内容已经放在 GitHub 上了,我选择了 GitHub 的 Discussion 功能来支持留言。不过,这意味着只有登录 GitHub 的用户才能留言。在 WordPress 平台上,留言都是 WordPress 用户们添加的。两个登录系统不兼容,肯定是没法直接搬迁的。估计我也只能用我的 GitHub 账号手动拷贝留言到新系统,我能做的也就只有尽量保留留言者当时使用的网名。

在搬迁博客的过程中,我也趁机回顾了一下我的博客历程。

作为中国最早的一批网民,我刚开始上网的时候,网络对于用户基本还是只读的,我主要利用它看看新闻查查资料。后来各种论坛和聊天工具繁荣起来,网上终于有了互动。二十一世纪初,我在上海工作,当时微软的 MSN 是小白领中最受欢迎的聊天工具,公司里人人都有账号。2004 年,MSN 增加了博客功能,于是我也开始发博客,分享我的生活和技术经验。回顾当时的博客,有很多内容是关于如何创建 MSN 网页的,现在都变成了死技术。再后来,MSN 博客改名为 Live Spaces,那是它最辉煌的时期。我在那段时间写了大量关于 LabVIEW 编程的博文,得到了很多网友的欢迎。在读者的鼓励下,我还将我的博文整理成书出版了。

这个 Wordpress 博客是我在 2007 年 5 月 13 日开通的,但之后并没有真正使用,所有的博文依然是发布在 Live Space 上。2010 年,微软突然放弃了博客业务,Live Spaces 关闭。我只好于当年 11 月 8 日把博客迁移到了 WordPress。当时我身在国内,而 WordPress 服务器在境外,访问起来并不方便。我也考虑过国内公司提供的博客服务。新浪、百度、搜狐等一些大公司都希望从 Live Spaces 分一些用户过去的。可是国内的博客服务都带有过滤和审查的,经常莫名其妙就提示有敏感内容不能发表。这让我非常反感,也就没有迁移到那些平台去。后来由于审查越来越严格,这些公司干脆都关闭了博客服务。

博客的黄金时代早已过去,我现在写博客的频率也远没有最初几年那么高了。但我很庆幸自己曾经记录了那么多生活片段,让我可以在现在和将来时不时地回顾一下。

查看或添加留言

回忆我的初中

· 阅读需 12 分钟

去年回国一趟,就考虑写一些回忆文章,记录一些还能想的起来的事情,可是一直没动笔,毕竟还有太多更重要的事了。最近跟老婆讨论起我初中因为淘气,腿上受过伤,就顺便把还记得的初中的几件事记录一下吧。

我初中就读于齐齐哈尔铁路第五中学。后来,随着铁路体制改革,和其他铁路系统的学校一样,这所学校也被划归地方管理,改名为齐齐哈尔第四十五中学。前几年回老家时,我特意去看了看曾经学习过的地方。然而,如今的学校已完全变了样子,尽管还是那个熟悉的位置,但我却找不到任何与记忆中的景象了。

大楼

我最遗憾的是当年的教学楼被拆除了。那是一栋建于伪满时期的二层砖楼,最早属于日本信永小学。几经变迁, 成了齐铁五中。大楼主楼朝向东方,左右连接两侧向西延伸的翼楼,俯瞰呈“凵”字形,像小舟承载了每位师生。外墙是经典的米黄色调,质朴庄重。办公室集中分布在主楼,教室则主要排布在两侧的翼楼。每间教室都有朝南的四扇高大窗户,让教室明亮且通透。窗框上的绿漆已经剥落,带着沧桑的美感。

教室里依然铺着七十年前的木地板,一楼地板下方是一个地下室。在寒冷的东北,有了地下室,一楼就更容易保持温暖干燥。地下室的另一个主要用途是铺设各种水电管道,贯穿了整栋大楼。除非需要检修,平时几乎没人会进入地下室。

随着时间的流逝,地板有些地方已腐烂开裂,有时铅笔掉在地上会直接从缝隙落入地下室。我所在的教室的后方角落,地板上有一个盖板,打开就可以通向地下室。盖板平时被桌椅压住了,老师都不一定知道它的存在,但学生们早就研究明白了如何利用这个入口取回掉落的文具。地下室的高度有限,成年人无法站直,当时我个子小,在某些地方也得弯腰才能通过。

记得有一次,我们帮生物实验室打扫卫生,老师让我们把一副已经破损的人体骨骼模型打包扔掉。我突然就来了坏主意,把模型拖到了地下室,然后在另一个班级地板上找了了处裂缝,把模型的手骨伸了出去。不一会上面就传来了一片吱哇乱叫。

每年元旦,学校都会组织新年聚会。同学们带着好吃的,在教室里围坐一圈,一边吃一边欣赏其他同学表演的节目。吃的只有瓜子、苹果、桔子等零食,但对当时的我们来说非常有吸引力。然而,零食虽好吃,之后的打扫卫生却是一项苦差事。每次聚会结束,教室都是一地狼籍。有一次恰好由我负责清理垃圾,看着堆积如山的果壳纸屑,我灵机一动,拉开地下室盖板,将垃圾一股脑推了进去。老师出去转了一圈的功夫,回来发现垃圾都没了,不得不带着疑惑投来赞许的目光。

花池

初中生活给我留下了一道难以磨灭的“印记”(物理上的)。

教学楼前,正门两侧有几处花池,花池外围着一圈铁质护栏,大约到我膝盖那么高。护栏比较简陋,只是被焊在一起的铁条,竖直方向的铁条每根之间大约间隔一尺左右,顶端略微尖锐,但算不上锋利。当时的我完全意识它的潜在危险,反而把护栏当成了“梅花桩”,踩在它的尖上走来走去,有时也会在护栏里外跳来跳去。

一天,我为了抄近路回教室,打算从护栏上跳过,直接穿过花池。但那天刚下了雨,地面湿滑,意外发生了——我摔倒在了护栏另一侧。尝试起身时,左侧大腿传来剧痛,我竟然完全无法站起来了。旁边的同学发现我的裤子已经被血水染红,吓得手忙脚乱地把我抬到医院。

当年的东北治安混乱,时常有小流氓斗殴。医生见惯了刀棍外伤的病人了,对我根本不当回事。把我安排进门诊手术室,然后就没人管了。当时几名同学都急的不得了,去催了医生好几次。而我则强装镇定,对同学说只是小伤,根本不要紧。医生过了一个多小时才来,结果麻药都没有,直接把消毒液喷在了我的伤口上,然后揪起腿上的皮肤就开始缝线。尽管每一个步骤都带来钻心的疼痛,但我不想在同学面前丢脸,咬紧牙关,才总算没哭出来。医生草草处理后就打发我回家了。

老爸多少了解一点医学常识,到家后得知我没有打过破伤风疫苗,赶紧再次把我送到医院打疫苗,又折腾了一趟,才算把伤口完全处理好。

事后,我发现左大腿内侧少了一块肉,肯定是被护栏的尖头刮掉了。回想起来,十分后怕:幸好没有扎到更重要的部位,否则也许就残疾,甚至没命了。

因为腿上少了一块肉,又被强行缝合在一起,我有好长一段时间左腿无法完全伸直,只能拄着拐杖走路。后来可以自己走路了,也还是一瘸一拐的。我当时相当沮丧,以为自己这辈子都要瘸了。幸运的是,随着时间推移,我逐渐回复了正常的行动能力。尽管腿上至今仍然留有一个大坑,但只要穿上裤子就看不出来曾经受过的伤了 :)

落叶

教学楼坐落于学校的最北端,正对着校园大门。教学楼南侧是操场,再南边是一处葡萄园。葡萄园面积不小,每年都能产出数量可观的葡萄。学校为此还专门在靠近大路一侧建了售货亭,销售自产的葡萄。然而,齐齐哈尔的冬天过于寒冷,气温动辄零下三十几度,学校的葡萄无法耐受这样的严寒。于是每年秋天,学校都会把葡萄藤埋入地下,再在上面盖上半米厚的树叶以保暖,这样葡萄才能安全过冬。

收树叶的工作就落在了我们学生身上。每年国庆节都是我们收树叶的日子。小时候的天气似乎比现在更冷,九月底,夜间气温就已降至零下了,经常扒开树叶,发现下面都是冰。

我算是比较勤快的,干活一点不偷懒。不过我当时既没有搬运设备,也没有趁手的工具,只能在学校附近徒手跟其他同学争夺为数不多的落叶,效率十分低下。有些同学家里有“倒骑驴”和耙子,他们可以去更远的落叶堆积丰富的地方收集,生产力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学校给每个同学都定了指标,是多少麻袋的树叶,具体数字我已记不清了。如果不能完成任务,是会被批评的。作为劳动的奖赏,每个学生会分得半斤小葡萄。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这已经是非常丰厚的回报了。

看见窗外的红叶,我又回想起了小时候劳动的情景。转眼间,已经几十年过去了。或许是对过往的怀念吧,我在自家院子里也种了几颗葡萄。是新培育出的耐寒品种,不需要任何照料就能安然越冬。然而,葡萄我却是吃不到的,因为松鼠总能抢先一步,只留给我一地的葡萄皮。收拾树叶依然是每年固定的工作,当我清理草坪的时候,儿子总要陪在一旁,要么在堆积的落叶上打滚,要么把我收集好的树叶再吹回到它们原来的地方去。

查看或添加留言

热门学校的变迁

· 阅读需 6 分钟

因为关注了今年的高考,我也比较了当前国内受欢迎的大学和专业与我当年的情况。令我惊讶的是,不同专业的受欢迎程度变化巨大。这可能主要归因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热门行业的不断更迭,进而影响了学生们的选择取向。

回想我当年考大学时,学校是老爸给选的,而专业则由我自己决定。我完全根据个人兴趣选择的专业,并未考虑市场需求。我的第一志愿是建筑学,因为我当时热衷于绘图和建筑设计。当学校录取分数线公布后,我发现自己高出几十分,以为稳操胜券了,于是开始利用暑假苦练素描等基本功。然而,发榜时却发现我未被第一志愿录取。后来才知道,建筑学是我们学校当时最受欢迎的专业,没有之一。只有考到前一两名的同学才有把握被录取。建筑师梦想破灭后,我只好转向去做码农。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近几年由于房地产业低迷,建筑学竟成了我们学校的垫底专业。录取的多是其他专业落榜后被调剂来的学生。当年一些极其热门的专业,如金融等,的热度也有所下降。与此同时,也有一些专业的受欢迎度大大提升,比如计算机、软件等。

相较于专业热度的剧烈波动,学校的热度变化却相对稳定,毕竟,在大学中先发优势是很明显的。从这点来说,如果能去名牌大学,选学校比选专业对将来发展的潜在影响可能更大。当然,这仅限于牌子最响亮的那几所学校,其它的学校可能就不那么重要了。

学校的起伏,需要在几十年的尺度上来观察。对学校热度影响最大的可能是其所在城市的发展状况。总体而言,如果所在城市蒸蒸日上,学校也会跟着进步;反之,学校也会随城市衰退。在我上中学的年代,多数人会觉得南开、天大与复旦、上交完全是同一档次,因为当时天津是全国排名第三的城市,与上海差距不大。但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天津虽有直辖市之名,但吸引力恐怕不及南京、杭州等城市。因此,南开、天大也失去了往日光环。类似例子还有很多,再比如兰州大学的衰落。反过来,深圳、苏州等城市本来是没有太好的学校的,因为经济发达,不但促进了原有的大学的快速进步,还可以把其它一些顶尖学校吸引过来。

另一个影响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国家政策。这些年来,国家实施了985、211、双一流等工程。这些工程不仅决定了学校能获得多少政府支持,也影响了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前景,因为许多企业或政府部门在招聘时都会设置 985、211 等学历门槛。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学校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也随之改变。一些原本差距不大的学校,因未能进入 985 或 211 行列,逐渐与入围学校拉开了差距。

可以预见,这种趋势在未来还会继续。虽然难以预料国家是否会推出新的教育工程,但城市的发展态势相对易于估计,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将会越来越好。这一切最好的度量说,说的庸俗一点是“钱”;说文雅点,在众多指标中,对学校未来发展影响最大,又容易量化的指标是学校的年度预算和人均预算。毕竟,国家支持也好,地方支持也好,最终都是落实在资金上。我找到了一张今年各高校预算的表格,预算每年都会调整,需要每年参考新的数据。那些长期资金充足的学校必然会越来越好;反之,资金匮乏的学校则可能逐渐落后。

[

查看或添加留言

决定命运的高考

· 阅读需 5 分钟

这个月是中国高考的月份。高考对于我来说已经非常遥远了,很多年没有关心了,尽管对我们那一代人来说,高考极其重要,堪称决定命运的时刻。现在的高考,其意义可能已经无法与当年相比。不过随着儿子年龄渐长,我又开始关注起高考。我同龄人中很多人的孩子都已经进入大学了,我也不得不思考儿子的未来。

如果将社会划分为两个阶级,那便是有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有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存在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血缘。我不否认确实有人白手起家进入上流社会,也有上层家庭家道中落,但这样的比例实在太小了。绝大多数情况下,一个人的阶级在出生时就已经确定。无产阶级若再细分,可将其中收入较高的一群人归为中产阶级。中产阶级不仅衣食无忧,还能经常休假、购买奢侈品,甚至培养一些既烧钱又耗时的兴趣爱好,如摄影、旅游等。他们的生活质量其实相当不错。但本质上,他们与低收入者同属无产阶级,彼此间并无太深的护城河。中产与下层之间的转换相当频繁。中产向上发展极难,向下跌落却很容易,这可能就是”中产焦虑”的本质所在吧。

在我老爸上大学的年代,每年大学毕业生仅有几万人。等到我上大学的年代,每年大学毕业生数量也不过数十万,与国家人口相比仍然是个相当小的数字。那时候,进入一所正经大学,基本可以保证毕业后找到一份收入丰厚的工作,跨入中产阶级行列。当时,区分中产与下层,最具有代表性的标志就是这一纸文凭。穷人孩子,一旦高考成功,即可跻身中产;中产子弟,如果高考失败,再失去父母的支持则会跌落下层。

我中学的时候,根本没有人生规划,也完全意识不到高考对于改变命运的决定性意义。如果当时能有现在的认知水平,我的学习态度肯定会大不相同。当然,现在高考的意义可能又有所不同了。如今年轻人的人口数量巨减,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数量却已是超千万的量级。社会根本提供不了这么多的中产职位,仅凭大学文凭已无法保证一个人进入中产阶级了。年轻人想找个好工作,越来越依赖大学之外的资源,比如父母的社会背景、人际关系等。

备注:划定有产与无产,要以一个家庭的实际可支配的财产为准,而非名义上的所有权。比如,有的地方号称人民拥有国家的每一寸土地,但实际上无一处土地供人民自由使用;声称领袖没有任何私产,却可任意操控国家的所有资源。

查看或添加留言

炒股经历

· 阅读需 10 分钟

最近在群里看到很多人关于中国股市大跌的小视频。我于是查了一下上证指数,好像也没跌多少嘛,才跌了几百点而已。要知道,上证指数最高点是在 6124 点,这次大跌之前,指数也只有三千多点,可想而知,上证历史上是有过几千点的大跌的。不同的是,现在是自媒体爆炸的时代,大家都喜欢用夸张的表达方式来吸引眼球。

既然想到了这个问题,我也回顾了一下自己的炒股历史,记录下来。

我是在大约 2000 年的时候开始进入股市的。那时候刚步入职场,收入还行。单身的我没有什么开销,很快就积攒了一笔小钱。我就想,如果将这笔钱用于投资,或许会产生额外的收入。

当时,身边的同事们都在热议炒股,我也决定尝试一下。恰好,我工作的地点极其方便炒股。我们的办公室位于一座高层写字楼内,一楼有两家银行,二楼是一家证券公司。当时,证券交易刚刚开通了网络交易功能,我甚至不用离开办工桌就能完成买卖操作。但是,转账功能还无法在网上进行。于是我就会趁工作间隙溜到一楼银行取了钱,再跑到二楼证券公司存入,然后购买股票。

最初对股票完全不懂,买啥呢,那就听专家的吧。我阅读了众多网站、论坛上专家们的意见,精心挑选了几只股票。然而,不幸的是,我重仓的那只股票,自从买入后便一蹶不振,经过漫长的阴跌之后,最终退市,让我血本无归。在这支股票上亏损的一万块钱对于当时的我来说也算是笔“巨款”了。我以极其惨重的代价学到了股市中的第一课。总结经历,有两点教训:

首先,一定要跑得快,切勿心存侥幸。我调整了自己的期望,也不求赚大钱了,只要别亏就好。所以可以踏空,但不能被套,有任何风吹草动一定要先跑掉。

其次,我逐渐意识到中国股市不是用来投资的,这就是个庄家开的赌场。市面上看到的任何消息、数据都可能是庄家故意给你看的,不可轻信。

在第一次投资失败后,我改变了策略。我卖掉了个股,转而买入基金。面对海量真真假假的各种信息,我实在是没有精力研究每只股票了。而那些历史业绩一直比较好的基金,再怎么说,也会比我们散户更了解内部消息的,还是交给他们来选股吧。就这样,我陆陆续续把攒的钱投入了几个业绩不错的基金里。

到 2007 年,股市突然开始起飞,我基金账户里的资产也跟着水涨船高。然而这时我却开始有些恐慌了,就怕它突然跌回原型。

一天在街上闲逛时候,看到一个地摊在卖书,就随手拿了一本股票相关的书。这本书其实没有什么影响力,以至于我完全不记得书名了,但我至今对书中的两段内容记忆犹新。第一段是它虚构了一个庄家炒作股票的案例。大致的内容是说某化肥公司,突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具有治疗癌症的特效。然后开始专家论证、实验一期、二期、三期,不断放出各种好消息。于是股价飞涨,韭菜被引诱入局,庄家则趁机出货。最后自然是其对癌症毫无疗效,股价打回原形。我当时反正不想买个股了,这个故事也就当笑话看了。谁知道几年之后,有个朋友极力向我推荐一支啤酒厂的股票,说是他们发现酿酒的某个产物可以用作乙肝疫苗,等疫苗上市,股价必然大涨。当时我就想,这股市还真是个笑话啊。

我还记得的第二段内容,介绍了如何打新股,同时计算了打新股的收益。打新股收益不算很高,但在当时风险极低。于是,我就清空了所有基金,专门打新股。牛市期间,再加上当时创业板刚刚开启,新股发行极其密集,资金基本不会闲置。当时新股普遍受到追捧,打新股的收益远超了我的预期。不过,更重要的是它让我躲过了后续的大跌。2007 年底,股市突然掉头向下,所幸我没有任何持仓,躲过一劫。

熊市来临,新股上市被暂停,反正我也没钱打新股了。那年我结了婚,于是把钱都取出来买了房。因为没有贷款,之后很快又逐渐攒了一些存款。等股市跌的差不多了,我又开始陆陆续续买入基金。这时候都不需要转钱到证券公司了,在网上银行就可以直接购买开放式基金。

2012 年,我搬家到了美国,但当时大部分的资金仍然还是在国内基金账户里。到 2015 年的时候,股市再次起飞,俨然就是 2007 年的翻版。我也摩拳擦掌,准备再赚一笔,于是那段时间经常关注股市走向和账户的市值。老婆每次检查我的账户,就会说:已经赚了不少了,你赶紧都卖了吧。而我也总会说,再等等。我本来预期它的走势会跟 2007 年比较像,涨上一年左右,创下新高。可惜历史从来不会简单重复,这次才涨了半年就开始掉头了。幸好我还记得之前的教训,立刻卖光所有基金,算是保住了胜利果实。

这次股市大跌之后,因为又要买房,我就把大部分的钱都转到了美国。当时国内对于换汇是非常宽松的,甚至都不需要去银行柜台,直接在网上银行操作就行。唯一的限制是每人每年5万美金的限额,但这不难,也没多少钱,找几个亲戚帮下忙就都换好了。国内的银行账户依然留了个零头,以备不时之需。后来在股市企稳后,还是买成了基金。

后来再攒的钱都投入了美国股市,也就没再关注中国的股市了。但我平时还是一直留意中国的新闻的。去年某一天,突然在新闻里看到政府要加强证券交易的监管,打击恶意做空。读到这里,我想了想,虽然持仓的基金没几个钱,也还是全都卖了吧。

查看或添加留言

自己组装手表

· 阅读需 4 分钟

在萌生了购买机械表的想法后,我开始在网上搜寻。我理想中的机械表应该集所有优点于一身:既经济实惠又显高端大气、既轻巧纤薄又坚固耐用、既简约大方又复杂多用、既走时精准又免于维护。可惜没有这样的“完美”表啊。

我先后考虑过浪琴和欧米茄这两个品牌。不过老婆只钟情于劳力士,极力推荐我也选择同一品牌,这样就能戴上情侣表。但劳力士的设计风格并不符合我的审美,尤其是它以密底设计为主的特点令我难以接受。我选择机械表的初衷就是想一睹机芯运转之美,如果看不到内部结构,与佩戴石英表又有何区别?

有一次,我已经购入了一款浪琴名匠190周年纪念版腕表。它优雅的外观完全契合我的审美理念。遗憾的是,这份喜悦仅维持了短短几个小时:将新表带回家后,我仔细端详时发现表盘内有一根细毛。考虑到这根毛可能会影响机芯运转,我向销售店反映了这个问题。由于店里这个型号仅剩这一只,无法为我更换,我只好选择退货。尽管后来得知表内有毛并非罕见现象——这被表友戏称为"瑞士毛",据说对表的性能影响不大,但我还是放弃了重购的念头,也许这就是缘分未到吧。

随着时间推移,买表的热情逐渐消散了。想想花那么多钱买个玩具,有点过于奢侈了,还是算了吧。其实,要满足对机械结构的热爱,自己组装一块手表或许是更好的选择。得益于网购平台的便利,我找到了琳琅满目的手表配件。于是我购置了一整套配件和修表工具,组装了一块属于自己的腕表。想来若是在从前,非专业人士要收集这些零件绝非易事。

虽然整套配件和工具的总价不过数百元人民币,成品的完成度也因我技艺生疏而略显粗糙,但这款独一无二的作品依然令我倍感欣慰。这是我对机械之美的追求 :D

查看或添加留言

想买块表

· 阅读需 6 分钟

最近,我一直在琢磨着买一只手表。不是现在流行的智能手表,而是想要一块机械表。因为从小我就对机械表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怀。这不仅源于我对长辈们的机械表的羡慕,也因为我在大学时学了不少机械设计课程,并且亲手设计过一些精密机械结构。

我小时候的生活条件与现在不可同日而语。那时候,我经常需要捡其他大孩子用过的东西,比如表哥穿小了的衣服。有一次,我看中了二姨的手表,便千叮咛万嘱咐她:“二姨啊,你的表要是戴小了,一定要给我啊!”

在我父母那一辈,年轻人参加工作赚钱后,首要大事之一就是买一块手表。那个年代,国内有很多表厂,最著名的包括上海、北京和天津的表厂。虽然厂家众多,但它们的主打产品机芯都是由轻工部设计的一款统机机芯。尽管机芯主体结构相同,但细节改进和生产工艺的差异仍会影响手表性能,质量最好的要数上海牌手表及其使用的 7120 机芯。当时普通工人的月工资只有几十块钱,而一块上海牌手表要一百多元,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虽然价格昂贵,机械表的精度并不高,低端机械表每天误差几分钟是常事。童年记忆中,大人们每天早上都要根据中央广播电台的整点报时校对手表。

电子表最初进入中国的时候,入门电子表价格也要一百多块钱,比一般的机械表还贵。我有一个舅舅,用工作积蓄买了一块电子表,跟我们显摆。那块表带着小灯,非常高级,让我们羡慕不已。没想到,电子表降价速度极快,不到两年时间价格就降到只需几块钱。机械表因成本高,无法降价。电子表和石英表比机械表更精准,功能更多,价格更低,机械表几乎被淘汰,很多年都没有再在我身边出现过。

直到后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有了闲钱,机械表才又找到了新定位:高端作为珠宝,低端作为玩具。

我再次接触机械表是在大学毕业工作后。有位女同事刚找了个富二代男朋友,一天,她撸起胳膊伸到我面前说:“给你看看我男朋友送的浪琴”。当时一只浪琴的价格相当于普通人一年的收入,相当值得炫耀。可惜她炫耀错了对象,我穷屌丝一枚,对奢侈品毫无了解,只在广告里听说过劳力士,于是随口就说:“又不是劳力士,有什么好的得瑟的。”

虽然嘴上不能输,但心理偷摸记下了:原来小姑娘喜欢这种奢侈品,等我有了女朋友,也可以送她这些。送人礼物是一回事,我自己并没有因此就对奢侈品增添任何兴趣。

高中时我有了自己的石英表,不过我不喜欢在身上绑任何东西,手表多数时候躺在书包里,只有考试时才会戴在手腕上。工作后,手机开始普及,手表更显得可有可无。现在,我唯一使用手表的机会就只有在游泳的时候了。因为近视,我在游泳池里看不清岸上的时钟,又怕超时误事,只能戴块手表游泳。

至今,我也没有买过智能手表,主要是因为它们的功能不够吸引我。所有智能手表能做的事,手机都能完成,而手机又是必须随身携带的,智能手表显得多余。如果将来手表能像手机一样方便的收发文字信息,我可能也会用智能手表替代手机,毕竟手表比手机容易携带。

不过,最近心里痒痒的,总想着弄块机械表。或许是机械情怀又在作祟了。

查看或添加留言

美国的小学

· 阅读需 39 分钟

儿子今年小学毕业了。在他就读的这六年间,我得以近距离观察和体验美国的基础教育体系。这篇文章记录了我的一些感受,主要是围绕我和儿子两代人的小学教育经历展开对比。

十年前,我做出了移居美国的决定。这个选择并不轻松,因为彼时我已在国内工作多年,不再年轻。与刚毕业的学生们相比,我出国不仅要面对更多挑战,还要承担更高的机会成本。在反复权衡后,儿子的教育问题成为了促使我下定决心的关键因素之一。那时他才刚来到这个世界,但我已经能够察觉到他性格中与我相似的特质。回望自己的学生时代,虽然童年记忆总是镀着一层温暖的光晕,但我对自己的中小学教育经历仍存有一些遗憾。

让我最难以释怀的有两点:首先是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老师们往往倾向于在成绩优秀的学生身上投入更多精力,而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更多采用的是批评和惩罚的方式。作为后者,我不仅没能得到足够的关怀与引导,反而在频繁的批评中逐渐滋生了自卑情结。其次是教育内容过度强调意识形态灌输,有时甚至为了宣传需要在教科书中添加失实的内容。这两点,都是我希望能够让自己的孩子避免经历的。

到儿子出生那年,我对国内中小学教育又多了一个新的忧虑:教育内卷日益严重。为了进入理想的大学,就必须考入重点高中;为了上重点高中,就要从优质初中、小学开始铺路;为了进入好的小学,从幼儿园起就要提前学习小学课程。除了应付繁重的课业,还要在各类才艺上全面发展,参加各种培训班和竞赛才能保持竞争力。看着周围朋友的孩子,小小年纪就失去了玩耍的欢乐时光。我既不忍心鸡娃,又担心他在竞争中落后,就只能考虑带他离开这个环境。

儿子出生前,我因工作关系多次往返美国,断断续续在这里生活了近一年时光。虽然当时并未特别关注教育议题,但多少从同事那里了解了一些当地的教育理念,感觉它更符合我的期望,也坚定了我选择让儿子在美国接受教育的决心。

学制

美国实行的是 13 年义务教育;中国则是 9 年制义务教育。美国的中小学教育体系一共包括十三个年级,被简称为 K12。其中 K 是 kindergarten(学前班)的缩写,是义务教育的第一年,后面 1 ~ 12 每个数字代表一个年级。在美国,小学和中学的划分有很强的地方自主性,每个镇都可以根据自身条件作出不同安排。最常见的分法是把 K 至 5 年级划归小学;初中为 6、7、8 三个年级;高中是剩下的四个年级。一些城镇采用较为简单的两级制,仅分为小学和中学;也有城镇采用更为细致的四级制,分为初小、高小、初中、高中。“高小”这个词在国内解放后就很少听说了。美国小朋友一般是 5 周岁开始上 K,中国小朋友一般是 6 周岁开始上一年级。从学制对应来看,中国的六年制小学大致相当于美国的 1 至 6 年级,初中则对应美国的 7 至 9 年级。

在学年安排上,国内学校通常将一学年分为上下两个学期,并以寒暑两个长假作为学期间的分割。美国的情况更为灵活,没有全国统一的假期安排,大多数地区仍会将学年划分为两到三个学期。但是由于美国没有类似中国那样的长寒假,学期之间的界限就显得不那么分明。以我所在的美国东北部地区为例,新学年开学时间与国内相近,通常在八月底九月初。在圣诞和元旦之间会有大约 10 天的节日假期,此外多数学校还会在二月至四月期间安排一到两个为期一周的冬假或春假。美国学校的暑假一般比国内的长,会持续两到三个月。

美国学校的班级运作方式也呈现出与国内迥异的特点。首先是班级规模的差异:国内教育部虽然规定每班不超过 45 人,但我上学的时候,每个班级都超过 60 人;而美国小学的班级则普遍保持在 20 人左右的规模。其次是班级的延续性:在国内,除非特殊情况,一个班级从组建到毕业基本保持稳定,任课老师和同班同学也相对固定。而在我儿子就读的美国小学里,不仅班主任老师每年更换,学生也会每年重新分班。在他们年级近百名学生中,经过六年的时光流转,儿子几乎跟每个孩子都有过同班的经历。这是我非常满意的一点。这一点让我深感欣慰,因为孩子们不仅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老师和同学,也不必担心遇到不太投缘的老师就要忍受整整六年。另外一个显著的区别在于,美国小学的主要课程(包括阅读、写作、数学、科学、社会学等)都由班主任一人负责教授,只有音乐、艺术、体育、图书馆等专业课程才由专科教师执教。等到步入初中,班级的概念又发生更大的转变,因为已经没有固定教室了。每个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选课安排,在不同的教室间穿梭,这种模式与国内大学的情况颇为相似。正因如此,美国中学的走廊上总是排列着大量储物柜,供学生存放随身物品,这也成为了美国校园文化中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国内这种稳定的班级制度自然也有其优势,尤其体现在同学之间能够建立起更为紧密的情谊。最典型的莫过于同桌之间的友谊,朝夕相处之下往往能结下比普通同学更深厚的情谊。而在美国,由于采用独立的小桌子,已经没有了同桌的概念。不过老师们经常会将几张小桌子组合成圆桌形式,便于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这种分组也是灵活多变的,会根据教学需要不断调整。

私立学校

在美国,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每个教育阶段都有私立和公立之分。虽然公立中小学提供免费教育,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家庭会优先考虑收费的私立学校。由于我的孩子就读的是镇上的公立小学,我对私校的了解相对有限,不过仍想分享一些基本认识。

一般而言,同一区域内的私立学校在师资配备、教学设施等各方面都会优于公立学校。这种现象不难理解——私立学校需要通过收取学费来维持运营,如果教育质量无法令人满意,家长们自然会选择免费的公立教育,这样的私校也就办不下去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美国的大学不属于义务教育范畴,公立大学也会收取学费。因此在大学阶段,私立与公立之间的差距会相对较小。不过我们也要看到,教育质量的评判不能简单地用公私来划分。许多优质学区的公立学校,其教育水平往往好过差学区的私立学校。

美国的私立学校呈现出多层次、多类型的特点。处于金字塔顶端的是一些被称为"贵族学校"的顶级私校,每年的学费高达六万美元以上,而且学校的运营还依赖来自家长、校友和社会各界的大量捐赠。这类顶级私校的入学并非仅仅依靠经济实力,它们的录取程序与大学极为相似,需要学生参加标准化考试,准备申请文书,并通过面试环节。有趣的是,学校不仅要面试学生本人,还会与家长深入交谈,以确保申请家庭的教育理念与学校相契合。

对于普通家庭而言,选择普通私校可能更为实际。如果是走读制的普通私校,年度学费可以控制在在三万美元以下。此外还有一类特殊的私立学校是由教会创办的,主要依靠教会资金支持,因此学费相对更为亲民。不过,由于这类学校往往会将宗教教育融入课程,对于无信仰或持其他信仰的家庭来说可能需要慎重考虑。

相比之下,中国的私立学校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目前中国较为知名的私立学校主要服务于外籍人士子女或计划出国深造的学生。尽管中国家庭历来重视教育投入,私立教育市场本应大有可为,但受制于体制因素,私立教育的发展面临诸多限制。中国的教育体系中,维护政权稳定和宣传意识形态始终是重要使命,因此国家对教育领域保持着较强的管控。据我所知,近年来一些地区开始要求优质私立学校执行统一教学大纲,甚至将择校选拔改为随机抽签制度。这些政策调整无疑给私立学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

公立学校

美国的公立教育体系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免费服务。不仅免除学费和教材文具等费用,在我所在的镇上,学校甚至为学生提供了免费的午餐。

与中国的统一的教科书体系不同,美国学校更依赖图书馆资源。说到图书馆,不得不称赞美国发达的图书馆系统。每个镇、每所学校都设有自己的图书馆,这些图书馆不仅完全免费开放,而且利用网络互通有无,让读者可以获取几乎无穷无尽的资源。在美国的教育理念中,阅读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虽然小学生可能没有传统意义上的书面作业,但每天的书籍阅读却是雷打不动的必修课。正是得益于便捷的图书馆系统,我的儿子从幼儿园到现在积累了大量的阅读量,这也是我最欣赏美国教育体系的地方之一。

公立学校虽然便宜,但教学质量真的是良莠不齐。与中国类似,美国不同学区之间的教育水平差距巨大,优质学区的房价也随之水涨船高。美国对中小学采用 1 到 10 分的评分制度,这个分数已经成为华人购房时的重要参考指标。不少华人执着追求 "10-10-10" 学区,即小学、初中、高中都达到 10 分的顶级学区。即使不那么苛求的家庭,也很少有人会选择去一两分的学区定居。曾经听某个有经验的同事讲过,在 1、2 分的小学里,老师的主要任务是防止男生违法犯罪、女生意外怀孕。按我个人的标准,7 分以上的学校就已经称得上是优质学校了。

我所居住的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地区,历来是美国教育最好的地区。这里不仅有举世闻名的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在中小学教育方面也领先全美。我在儿子上学前又特意搬到了一个比较好的学区定居:莱克星顿。这可能是唯一一个在中国也极负盛名的美国小镇。在我上中学的年代,有一篇课文叫做《莱克星顿的枪声》,讲述了这个美国独立战争的发源地。莱克星顿是一个华裔比例极高的社区。虽然在全美范围内华裔仅占总人口的 1%,但在我儿子的学校里,华裔学生已接近四分之一。镇上,无论是新移民的亚裔家庭,还是世代居住于此的白人家庭,都对子女教育倾注了极大的热情。

表面上看,中美两国的学区制度颇为相似,但实际上存在本质差异,这主要体现在教育经费的来源上。美国公立学校的经费主要来自当地的物业税。以我所在的镇为例,房屋售价中位数超过百万美元,年度物业税率约为房价的1.5%。也就是说,镇上一半以上的家庭每年都要缴纳超过 1.5 万美元的物业税。这些税收中相当大的比例都投入到了教育领域。根据镇政府公布的 2022 年财政数据,每位公立学校学生的年度教育支出超过 2 万美元,这个数字相当于主流私立学校的学费水平。

这种机制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优质学区吸引更多重视教育的家庭来此居住,从而推高房价,进而带来更多的物业税收入,让学区能够投入更多资源提升教育质量。但也是这样的正反馈循环,使得美国学区间的差距难以轻易改变。

相比之下,中国目前尚未实行物业税制度,学校经费主要依赖国家统筹拨款。理论上,这种中央调配的方式更有利于缩小区域差距,比如可以向欠发达地区倾斜更多资源。但现实情况是,中国教育资源的集中程度反而更高,因为掌握资源分配权的群体往往会优先考虑自身利益。

回想起我的学生时代,学校常常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虽然现在已经有了新的口号了,但不妨就用这五个传统维度来比较一下中美教育的异同。

品德教育,包括规范行为举止和树立正确的三观等,在中美两国的教育体系中都占据首要地位。两国都非常重视传统美德的培养,如爱国情操、助人为乐、维护集体荣誉等。不过在具体实践中,两国还是存在一些显著差异。

最初我以为崇尚自由的美国对学生的行为管理会相对宽松,但通过观察儿子和周围朋友孩子的校园生活,发现美国学校在某些方面的要求反而比国内更为严格,尤其是在遵守指令、保持专注、与同学友善相处等方面。老师们的观察也十分细致,有一次老师发邮件说观察到儿子频繁使用消毒液擦拭桌子,问我们是不是儿子对于新冠病毒太过紧张了。我开始还有点纳闷,儿子一向不怕脏,怎么可能担心病毒。问了他才知道,这个熊孩子在课桌上发现了一个小洞,想试试看能不能用消毒液把洞堵上。儿子还有收集废品的习惯,比如在家里,有时候,他会把玩具、食物等的包装盒、塑料袋等都收藏起来,不许我们扔。老师也发现他在学校收集了很多回形针、便签条之类的小物品,告诉了我们。虽然儿子解释说他收集的物品都是别人用剩的,但考虑到可能会被误解为浪费公共财物,我们还是帮助他改掉了这个习惯。

在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方面,美国与中国也有明显不同。记得我小时候的家长会都是全班家长集体参加,老师会当众表扬或批评学生,而评判标准主要是学习成绩。成绩好的学生家长自然倍感光彩,而我老妈就很抗拒参加家长会,因为总是得不到老师的好脸色。相比之下,美国更注重保护隐私,家长会采用一对一形式,每学期一次,每次单独和老师会谈二十分钟,足够进行深入的交流。

除了家长会,当孩子出现不当行为时,美国老师也会及时与家长沟通。儿子也曾几次被老师“告状”:一次是在上课使用电脑时未经允许打开了与课程无关的网页,虽然内容并无不当,但老师仍高度重视,不仅通知了家长,还报告给校长,最终儿子不得不给校长写了检讨书。另外两次则是因为在教室墙面和地面上乱涂乱画。

儿子虽然调皮,但性格温和,每次被批评都能乖乖认错,所以老师一般通过电子邮件沟通即可。儿子班级里也有小朋友不服老师管教的,比如被批评后摔打文具。遇到这种情况,学校就会要求家长当面沟通,严重时甚至让学生回家反省几天。

当然,美国学校在某些行为规范上的确要求较为宽松。比如我小学时上课必须手背后方,正直端坐,而在美国课堂上,学生的坐姿则相对自由。

在价值观教育方面,美国与中国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美国特别强调社会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体现在种族、性别、身心障碍等诸多方面。虽然美国社会常因种族歧视问题受到诟病,但在反歧视方面的努力却值得肯定。相比之下,中国的某些歧视现象,如地域歧视,其严重程度并不亚于美国的种族歧视。在中国,招聘广告中常见“男性、三十五岁以下、城镇户口、四肢健全、五官端正、口齿清楚”等要求,在美国都会被视为歧视行为,可能招致法律诉讼。

美国学校不仅在口头上倡导多元包容,更付诸实际行动。以我所在的小镇为例,虽然居民主要由白人(近六成)和亚裔(超过四成)构成,但为了增加学生群体的种族多样性,学委会特意从非裔聚居区接收部分学生来此就读,并提供免费校车服务。

在特殊教育方面,美国的包容性也更强。与中国将残疾学生集中在专门学校不同,美国倾向于让他们与普通学生共同学习。儿子曾与两名先天性发育障碍的同学同班,这两位同学需要轮椅代步,交流也有困难,学校除了配备班主任外,还专门安排了两位老师照顾他们的特殊需求。

这样的教育环境对培养儿童正确价值观大有裨益。儿子就曾告诉我,虽然班上有些同学在交流和行动上有困难,但他仍然很喜欢和他们一起玩耍,甚至与其中一位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这可能是我唯一认为国内教育略胜一筹的领域。虽然我不完全认同国内"鸡娃"的教育方式,但美国这边的学术要求确实显得过于宽松。

我小时候特别讨厌上学,总是期盼放假,甚至有时候生病了,想到可以不去上学都会感到些许安慰;但是儿子却对上学充满热情,有时我们计划长途旅行,如果会影响到他的上课,他都会坚决反对。这种态度差异主要源于一个原因:他在学校完全没有压力。整个小学阶段,都没有家庭作业,也几乎没有考试。即便偶尔有考试,成绩也被视为个人隐私,严禁用于学生排名。以麻州年度标准化考试为例,这是学校评估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指标。考试成绩由考试机构直接邮寄到学生家中,每个学生只能看到自己的成绩,老师和同学都无权知晓他人的表现。在必须要有排名的场合,比如学校举办选拔赛时,学校会采用匿名代号制度:学生用自创的代号替代真实姓名,然后用这个代号公布成绩。这样每个人也还是只能知道自己的成绩和排名。

美国采用小班教学制,让每位学生都能获得老师的关注,但关注度并非完全平均。老师倾向于将更多精力投入到需要额外帮助的学生身上。儿子跟我说,对于已经掌握课程要求的学生,老师常会安排他们去图书馆自主学习;而对班上那些在拼写和基础运算方面还需要加强的同学,老师则会投入更多时间进行个别辅导。

儿子的学习水平非常普通。但在这里的教育环境中,老师们秉持鼓励为主的理念。无论是多么简单的问题,只要回答出来,都会获得“太棒了”,“真能干”之类的夸奖。再加上没有成绩排名作为参考,这里每个小朋友都自信心爆棚,觉得自己是班级里最好的学生。

这种教育方式有利有弊。优点是让孩子们拥有快乐的童年,培养了自信心。我作为国内培养的差生,是被老师骂大的,容易自卑。但儿子却超级自信,觉得自己什么都能干。

然而,这种教育模式的局限性也很明显。来到美国后,我逐渐意识到,即我便远离了"鸡娃"的环境,对孩子未来的担忧也依然会挥之不去。我担心东亚的内卷文化会逐渐影响美国社会,使竞争愈发激烈。儿子现在生活的这么安逸,将来是否能适应竞争激烈的环境?在赞美声中成长的孩子,如果将来在社会上遭遇挫折,会不会因为巨大的落差而产生心理问题?作为家长,我时常陷入两难:孩子课业繁重时,担心他失去快乐;生活安逸时,又忧心他将来会因此受挫。

这些观察主要基于我儿子就读的小学,但美国教育系统的多样性使得不同学校之间差异显著。来美国之前,我以为所有学校都会采用这种轻松的教育方式,了解得多了才发现情况并非如此。一些学校,尤其是私立学校,对学业要求相当严格,作业量和竞争程度不亚于国内学校。此外,美国社会对儿童格外的宽容和照顾,但随着年龄增长,社会对他们的期望值会迅速提高。小学阶段的轻松氛围到了中学就会改变,即便是公立学校,作业量和考试频率也会大幅增加。顶尖高中的竞争程度与中国相当,许多优质公立中学(如波士顿的拉丁中学)也会采用考试招生制度,择优录取。听一个朋友说他的侄女考上了加州一所非常好的高中,之后不论节假日,每天学习到凌晨两三点才睡。即便如此,她的学习成绩也仅能维持在班级中等水平。

在美国的教育体系中,从小学到大学,学习压力是随年级递增的。这与我当年在中国的经历形成鲜明对比,那时候很多同学都是高中最辛苦,到了大学反而轻松许多。

在体育教育领域,美国的表现远超中国。这里的大多数孩子除了参加学校体育课,还会加入一两个校外运动队。美国的体育项目种类繁多,许多在中国较为小众的运动,如滑雪、高尔夫和击剑等,在这里都已相当普及。当然,美国最最流行的体育运动也还是足球、篮球等几个大球运动。我儿子尝试过多种运动项目后,最终选择了冰球作为长期坚持的运动。在我看来,选择哪项运动并不是关键,更重要的是两点:其一是培养终身运动的习惯,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健康的体魄,其他都无从谈起;其二是通过团队活动培养社交能力和协作精神。  

相比之下,中国学生普遍缺乏体体育锻炼,身体素质跟美国小朋友完全无法相提并论。时常会听说一些国内的年轻人过劳死的新闻,这一方面是因为国内很多企业里的工作压力太大,另一方面也露出了因为缺乏体育锻炼导致的体质问题。

对于我的孩子,我始终认为身体健康比学业成绩更为重要。因此,尽管我担心他的数学成绩不够理想,但仍然支持他投入更多时间在体育活动上,而不是一味做题。

这一领域涵盖所有艺术相关的教育,比如:美术、音乐、戏剧等。就我个人而言,艺术的重要性比起体育来要略逊一筹。一个人要想身体强健,观看他人比赛用处不大,必须亲身参与运动。但是艺术吗,这世界绝大数人不具备创作乐曲、书画、戏剧等的能力,但依然能够通过欣赏他人作品感受美的力量。除非未来从事相关职业,否则艺术水平的高低不会对日常生活产生太大的影响。我儿子对于艺术也确实没太多兴趣,所以除了学校的相关课程,我们没有为他安排任何额外的艺术培训。

即便如此,美国小学的艺术教育仍然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儿子学校里的音乐课,儿子很幸运遇到了一位出色的音乐老师,她不仅专业功底扎实,更是对教育事业充满热忱,还曾入围全国格莱美音乐教育奖决赛。每年学校举办的合唱汇报演出,孩子们都会表演老师自己作曲的歌曲,旋律优美,令人难忘。学校里还会教授几种乐器,儿子毕业时,已经可以用大提琴演奏一些简单曲目了。反观我的小学时代,最多也就接触过三角铁、铃鼓、沙锤之类的简易乐器。

如今,国内不少家庭也开始卷艺术和体育了,但更多是出于升学的考量,往往忽视了孩子的兴趣和个性发展。这种功利化的倾向,反而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艺术修为。

中美两国的小学阶段,劳动教育都相对简单,主要局限于教室清洁等基础事务。到了中学阶段才会有更丰富的劳动实践。

我小时候在黑龙江读中学,学校安排了一些季节性劳动,比如秋天收集树叶为校园的葡萄防寒,冬天清理道路积雪等。这些劳动虽然辛苦,却是很好的锻炼机会,不仅增强了我们的动手能力,也培养了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不知道现在国内的学校是否还保留这些传统。

在美国,小学生同样不需要什么劳动。但是升入中学后,但中学生需要参加更多社区服务,这也是申请大学的必要条件之一。这些劳动项目既有实践性,又能为社会做出实际贡献,例如组织小朋友的活动、为学校筹款或参与公益募捐等。我小时候学校组织的劳动,是直接为学校或社会做贡献的,不会涉及到钱的问题。美国学生的劳动虽然也是公益性质,但通常需要先换算成钱,再把钱捐赠给相关机构。比如,学生们为客户洗车,收取客户的佣金,再把佣金捐赠给学校。这样的安排不仅让学生们参与了劳动,也帮助他们理解了劳动与金钱的关系。

查看或添加留言

禁枪还是拥枪的一些想法

· 阅读需 17 分钟

最近的校园枪击事件再次引发了关于是否应该禁枪的广泛讨论。作为一个在中国和美国都生活的人,我也想分享一下自己对于“安全”这一话题的感受。

首先,我要特别强调,这篇文章只侧重讨论枪支问题,但中美之间的差距,不仅仅是是否持枪的区别。其它更重要的问题留待以后再讨论。

拥枪与禁枪之间的差异,远不止是少了几起枪击案件那么简单,关于枪杀案件与其他犯罪案件的发生率,也仅仅反映了这一问题的一个侧面。无论是拥枪还是禁枪,都有其代价;有些代价显而易见,比如拥枪会导致更多的死亡事件;有些代价则较为隐晦,比如禁枪可能会剥夺人们的自我防卫能力。当一个人感到非常安全时,往往会认为武器是多余的,然而,他可能根本意识不到,他的安全感正是因为其他人拥有武器,使得潜在的威胁被遏制。

同学的故事

我第一次听说和枪支有关的案件,是我三位高中同学的所作所为。我的家乡素以民风彪悍著称,学校里打架和动刀的事情屡见不鲜,但枪支并非是普通学生能轻易获得的物品。校长在那几位同学案发后,向全校师生通报了他们的罪行。我的震惊程度令我对这件事至今记忆犹新:起因是,这三位同学有一次一起聊天时,都说到上学没有什么意义,不如早早去混社会,以抢劫为生。并且,说干就干。其中一位同学的父亲是警察,于是他偷了父亲的枪作为作案工具。他们的第一个抢劫目标,竟然是这位同学父亲的上司——当地警局的局长。之所以选定局长,是因为他家境富裕,而且看似并不难对付。他们的计划是由那位父亲是警察的同学诱骗局长开门,然后用枪威胁,抢走所有现金。然而,他们低估了局长的反抗能力和决心。类似的熟人入室的抢劫案件,通常不会留下活口。局长是警察出身,对着一套太熟了,尤其是他也拥有武器,于是毫不犹豫地进行了反击。那三位同学根本不是局长的对手,甚至连局长的衣角都没碰到,自己便被打伤了。等他们逃出现场时,发现其中一位同学已经中了枪,伤势严重。他们只得硬着头皮去医院,然后被守株待兔的警察一锅端。

入室盗贼

虽然中国是禁枪的国家,但这并没有让我感到一丝安全感。我的家乡,抢劫简直是家常便饭,许多亲戚都曾经历过类似的事件。被刀抵住喉咙的感觉与被枪指着的感受,并没有什么区别。记得我家第一次遭遇盗窃时,我还在上小学。那天我最早回到家,却发现家里已被洗劫一空。后来才发现,小偷把一把斧头放在门口,以防房主突然回来。幸好没有家人回来的太早。

另一件让我印象深刻的盗窃未遂事件发生在我工作后。当时,我已经定居在上海。上海是中国最安全的城市之一,但每家每户都装的跟鸽笼子一样。我住在四楼,想着这个高度应该足够安全了,便没有安装防盗窗。

在一个普通工作日的晚上九点左右,(上海晚上9点正是热闹的时候),我和老婆正在客厅里看电视,隐隐约约听见饭厅那边有点动静。饭厅的窗帘是拉上的,看不到窗外。四楼的高度让我根本没有考虑过外面可能有人。谁知道,当我循着声音拉开窗帘,赫然发现一个黑影正站在窗外的空调挂机上,试图撬开我家的窗户。(这是我当时记录的 blog

幸好发现及时,贼还没进来。立刻拨打报警电话,但警察赶到时,那个贼已经逃走了,没抓到。此事让我深刻反思了如何保障自身安全。晚上九点,那正是大多数人都在家而又没睡觉的时间,更何况我家里还开着灯,看来那贼并不仅仅只是想偷窃,而是已经为入室抢劫做了准备。我家附近那段时间曾发生过几起入室抢劫并伴有杀人灭口的案件,回想起来不禁让人毛骨悚然。

武器是防卫的关键

假设我和劫匪都没有武器,那么我百分之百会被劫匪制服。劫匪能在四楼外的窗台间来回跳跃,可见其身手矫健;而我,一个程序员,主要的体力活动就是敲键盘,根本没有与他肉搏的能力。

事实上,劫匪手中是有武器的,至少我就看到他手里拿着一根一米来长的铁撬棍。尽管我也有机会拿起家中最致命的武器——一把菜刀,但菜刀的杀伤力实在有限。我一刀砍向劫匪,若他用胳膊挡住,也许连外套都不一定能被切穿。而铁撬棍则不同,一棒挥来,如果我躲闪不及,当场就会重伤。我家的菜刀恐怕对最终结果影响不大。

倘若我能有一件比较趁手的冷兵器,比如一把军刺,虽然依旧无法单独击败劫匪,但至少我有了反击的资本。我只要自己不怂,抱着同归于尽的决心,就有很大的概率可以重伤匪徒了。考虑到我毕竟过专业训练,我认为我有 10% 的机会能对劫匪造成致命伤。

更进一步地假设,如果我有枪。如果我都能有枪,匪徒很可能也有枪。就算匪徒是有备而来,但我占尽地利,可以躲在有利位置打黑枪。在这种情况下,我甚至有机会在不受伤的前提下击毙劫匪。保守估计,劫匪有 60% 的可能性会击毙我,而我则有 40% 的机会可以击毙劫匪。尽管还是劫匪的胜算较大,但他还会不会为了抢些钱,而冒着 40% 被击毙的风险轻率地作案呢?

事实上,普通人遭遇入室抢劫等恶性犯罪的概率并不高。相反,被政府欺压的可能性反而更大,尤其是当人民缺乏反抗能力的时候(当然,也有少数人可能借此机会去加入政府,欺压他人)。劫匪可能会抢走你的财物,而政府可以明目张胆剥夺你的房产。最严重的黑帮犯罪,可能一次性杀害几十上百人;而政府却可以一纸命令,就屠杀六百万犹太人,枪毙七十万“坏分子”或者饿死几千万农民。

枪能对抗政府吗?

移居美国不久,我就在收音机里听到一个新闻。事件大致是:政府看中了内华达州的一块地,打算在那建造一座太阳能电厂。征地时遇到了麻烦,一户农场主拒绝出售土地。政府软的不行就来硬的,他们查到了这家农场所在地也是某个濒危动物的栖息地,于是判处农场非法放牧,要没收农场的几百头牛。农场主一家不服,愤而亮枪,阻拦前来执法的警察。十里八村的乡亲们听闻此事纷纷前来支持农场主,当然是带着各式枪支的。最终警察无可奈何,只得撤退,拆迁的事不了了之。

经常有人问,人民有枪就能反抗政府了吗?政府有飞机、有坦克。对此,我的回答是:即使我手中只有一把枪,我也未必能打败劫匪,但我极大增加了他们作案的成本,从而迫使他们放弃犯罪的念头。歹徒抢劫要考虑成本,政府的“抢劫”同样需要考虑成本。警察去拆迁跟上战场杀敌显然不会是同样的心态。战场杀敌,死了也落个好名声,光宗耀祖;在老百姓家里被打死了,能落个什么?政府打手就是这样,对于软蛋,他们可以任意欺负;遇到硬茬,立马就怂。所以,绝对不是必须有压倒性武器才能致胜。作为防守方,只要你的武器能够给对方增加足够的成本,超过对方潜在的利益,对方就不会进攻了。

求人不如求己

退一步说吧,假设政府永远是好的,从来不与民争利,反而主观上愿意保护人民的安全。同时,保障市民的安全与财产是警察的使命。虽然这听起来很崇高,但对于大多数警察来说,这不过是一份工作罢了。我不否认,有些警察不惧危险,冒死保护市民,我们也常常看到这样的宣传。但之所以宣传他们,正因为他们是典型,而非普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指望警察为我们的利益冒生命危险,恐怕是一种奢望。倘若我们自己都不愿为自己的利益拼搏,又如何能指望别人为我们奋不顾身?

拥枪本身,正是尚武精神与反抗精神的体现。那些主张拥枪的人,本质上是在为自己争取安全和利益,生死看淡,不服就干。主张禁枪的人,则是打算将自己的安全与利益托付给政府,交给一些陌生人。回望中国历史,在许多时期,不要说枪支,就连菜刀都是被限制的。结果,百姓并未因此过上更加安全的生活。反而每每有外敌入侵,就只有任人宰割的命运。我常常想,如果当年中国人人拥枪,抗日战争还会打那么多年吗?

代价

这世界上任何选择都是有代价的。是否允许人民合法持枪都有高昂的代价,但这两种选择的代价却显现除了巨大的差异。

首先,允许人民合法持枪的代价是显而易见的:那些在历次枪击案中受害的无辜平民。但禁枪的代价则更加隐蔽,且难以察觉。有多少潜在的犯罪者,因为担心对方手中有枪,而放弃作案?我们永远无法得知这个答案,因为犯罪没有发生。如果几百万的犹太人,人人有枪,还会被送进毒气室吗?我也不知道,因为历史不能假设。

其次,差异也体现在代价由谁来承担。禁枪的代价主要由人民承担,禁枪也就意味着放弃了反抗。政府的管理成本却可以因此大大降低,甚至可以更随心所欲。反观拥枪,虽然枪案的受害者付出了直接代价,但政府也不得不承担部分责任,每一次枪案的发生,都意味着政府会面临质询和责任。

因此,政府倾向于禁枪是非常自然的。美国至今尚未禁枪,已是一个难得的例外,未来对于枪支的管控势必会日益严格。

虽然我们无法确切知道,民间持枪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威慑了犯罪分子,减少了恶性事件的发生,但有些自卫的数据是有据可查的。我看的数据,其中一份是佛罗里达州立大学1994年整理的“用枪自卫的统计数据”,它是守法公民使用枪支后,在警察局留下的记录。记录显示,美国每年大约有 250 万人次守法公民用枪吓退或击退罪犯,其中约 15.7% 的报案人相信当时如果没有枪他们就死定了;约 14.2% 的报案人相信他们当时如果没枪很可能就死了。

查看或添加留言

最近使用国内网站的麻烦

· 阅读需 6 分钟

都是实名认证弄出来的麻烦,看这趋势,以后国内外的网络世界恐怕要彻底分离了。

我前一阵子买了个域名 https://www.qizhen.xyz/ 。为啥是xyz后缀呢,因为便宜,穷人也想有个独立域名,就不能要求太高了。再后来把自己家里电脑做成了服务器,但是如果要让别人看到我家里的服务器就需要一个内网穿透软件了。这个当然首选用国内软件,否则墙内可能还是看不到。我试了一下“花生壳”等几个用户量比较大的软件。软件做的都还不错,要手机认证,这还好,我还有亲戚在国内,虽然麻烦但还是认证通过了。但接下来就无解了,首先是客户端不允许国外IP;再有使用的域名必须是工信部注册的。我还真试了一下通过腾讯云的服务办理工信部注册,但是这个实名认证就严格多了,需要我打开一个微信应用,实时视频,然后发现我的IP在国外,直接就认证失败。

好吧,这些还难不住软件工程师,我还可以自己搭一个FRP服务来实现内网穿透。在腾讯云上买了了一个最便宜的服务器,服务器在国内。然后呢,发现我连不上那个服务器。开始以为我配置有问题,后来才发现,这之间有墙。那台与服务器的IP和我上网的IP之间根本ping不通。我原以为墙只会阻挡一些特定网站的,没想到,国内的运营商可能是为了避免麻烦,大概是一封就封一大段IP的。其它运营商的云服务器不知道会不会好一点。我使用腾讯云是因为可以用微信登陆,即便我的微信账号是美国的。这让我方便了不少。

后来,只好有买了腾讯云在美国的服务器,这个服务器的IP还可以被国内外用户都访问到,算是勉强解决了问题吧。

以上都是政策引起的麻烦,但如果产品做的还行,总还可以找到方法来用。但是产品也做的垃圾,那就彻底没法用了。新浪的产品就是这样。前些天看到一条新闻说近年新浪微博收入大涨,我有点吃惊,心想:现在还有人用微博吗?新浪曾是我每天都登陆的网站,获取新闻的最主要来源,它的博客,微博也都风靡一时,可惜后来越做越差,我的熟人们大多都逐步离开新浪平台了。我曾经试图使用过一阵子新浪博客,但是它的产品体检极差,最主要的一点:经常是我写了一大片技术文章之后,告诉里面有敏感词,不能发。也不说哪些是敏感词,弄的我完全不知道该怎么改。于是就果断告别新浪,使用Workpress做了博客平台。当然也是有代价的,就是国内用户没法访问了。当时幸好没留在新浪博客,因为现在这个产品已经完全不让我用了。登陆它需要手机验证,但是不论我使用国内的还是国外的手机,它都会显示验证出错。可能因为我的IP地址还在国外吧。虽然我本人无法使用了,但是我惊奇的发现,居然有个机器人正在使用的微博账号自动关注别人和发帖。平均每小时就可以关注一个莫名其妙的账号,然后再转发一些内容。我赶紧再去看看以前好友的微博,也都是很久不登陆得了。果然也有一些账号是被机器人接管了,在不知疲倦的转发微博。我现在算是理解新浪微博的活跃度是哪来的了,没想到新浪堕落成这样了。

查看或添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