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豆豆两个月

· 阅读需 4 分钟

大年初一,豆豆出生整两个月。不过按照中国传统的虚岁算法,豆豆今天都两岁了。

豆豆两个月来长的飞快,昨天用自家不太精准的称和尺子量了一下,豆豆现在体重13斤多,身长62cm,脚丫长10cm。

豆豆最近学会和人说话了。每天早上,吃饱睡足之后,是豆豆最最乖的时候,他可以自己玩玩具或者跟人聊天好长一段时间都不发脾气。豆豆最近特喜欢聊天,每天早上姥姥,姥爷对着他说话,他就像听懂了一样,哼哼哈哈得回应着。今天,豆豆学会了清晰的发出“哎”音。早上,我陪他说话的时候,对他哎哎的叫,他就学我,声音还越叫越大。最后“哎”一声,姥姥在厨房里都听见了,赶忙跑出来看豆豆说话。

豆豆今天还头一次学会了玩玩具,前两天别人送了一个婴儿玩具,就是一个玩偶,吊在婴儿床上,碰一下能出声的那种。我昨天给豆豆把玩具装上了,不过他明显对玩具没啥兴趣,只是手刨脚蹬的时候偶尔会碰到玩具,发出几声清脆的音乐。今天,豆豆自己玩的时候突然意识到了这个诀窍,于是他就会盯着玩偶看,然后伸手打它一下,听声,等声音没了,再打它一下。

豆豆最近也养成了一个坏习惯:睡觉必须被抱着睡,一旦放到床上,他一会就会醒来。我观察了一下,主要原因是豆豆睡觉很不老实,睡着睡着,就会突然一惊,手脚都突然张开。如果有人抱着,他的手脚活动幅度受限,可能不会影响到睡眠。就算一下子醒了,看见有人抱着他,他也会继续安心睡觉。但如果是他自己躺在床上,手脚突然一动,整个身子也会一颤,他自己就把自己给吓醒了。昨晚到处都是鞭炮声,我就怕响声吓到他,抱着他睡了一晚上,尤其是接近0点那会,我干脆抱着他躲进了全家隔音最好的地方-厕所里去,在里面猫了大半个小时才出来。

image

查看或添加留言

大爆炸的速度

· 阅读需 2 分钟

刚看到一条新闻,说现在科学家能观测到的最远星系距离我们有 130 亿光年。但我心里一直有个地方没想通。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看到一颗星星,它距离我们 130 亿光年,那我们看到的其实是它 130 亿年前的样子,因为光要走这么久才能到我们这里。(反过来,如果我们想看到130 亿年前的景象,那就得找那时候正好离我们 130 亿光年的星星,这样它的光刚好现在传到我们这儿。)

目前,科学界普遍认为宇宙是从 150 亿年前的大爆炸开始的。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那颗星星,在宇宙大爆炸后的 20 亿年里,就从中心跑到了离我们 130 亿光年的地方。就算我们保守点,假设地球和那颗星星在宇宙的两头,那它也得在 20 亿年里跑完 70 亿光年的距离。它怎么跑得比光还快呢?还是说,光速无法被超越这个假说并不适用于大爆炸?

查看或添加留言

人可以观测到未来吗

· 阅读需 3 分钟

科幻小说中,回到过去或洞见未来的情节总是令人神往。今天早上,我偶然想到一件事,突然涌现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情景仿佛早在梦中见过。这让我开始思考,人类是否真的可能观测到未来?

直觉虽诱人,但从逻辑上推敲,这似乎是行不通的。

让我们先看电影中常见的桥段:主角预见未来,却总能通过行动改变它。可一旦未来被改变,那所谓的“预见”还能算作对未来的真实观测吗?这更像是对未来的猜测或推演,而非对未来的直接洞察。真正的未来应当是不可更改的,否则它的“未来性”便荡然无存。

但若观测到的未来不可改变,问题也就随之而来。这种未来已不再是我们常规意义上的“未来”,而更像是一个必然结果的延续。举个例子,当我对一个物体施力,基于牛顿力学,我可以精确预见它接下来的运动轨迹。这种预测完全正确,却少了未来的神秘感,因为它并非不确定的未知,而是物理规律下的必然反应。

比如,假如我预见到明天会中彩票,成为亿万富翁,并且这一切绝对无法更改,那么从我预见的那一刻起,未来已经被锁定。领奖、拿钱这些事不再是未来的展开,而仅仅是因果链条中的机械反应,就像物体受力后运动——它不是“未来”,而是“既定”。

换句话说,真正的未来无法被观测,因为未来的本质恰恰在于不确定性。能被观测,或能被精准推演的,就不再是未来了,而是一种已经存在于我们认知中的现实时态。

然而,人们真正渴望的,却是在不确定性中确立确定性 - 太矛盾了!

查看或添加留言

像爸爸还是像妈妈

· 阅读需 3 分钟

不论哪家生了小宝,总免不了比较一下小宝到底像爸爸多还是像妈妈多。我们也一样,虽然豆豆还太小,有些特征看不出,但有些特征已经可以明显区分出来了。

先说人身上最传神的器官-眼睛。豆豆长了一双小眼睛,还总是眯成一条缝。别人都说像我,毕竟豆豆妈的眼睛,一个有我三个大。不过,我觉得也不能这么早下结论,还要观察观察再说。我现在的同事朋友都很难想象,我小时候也是双眼皮大眼睛的,后来不知怎么的,就长成现在的双眼睛大眼皮了。豆豆现在的眼睛恐怕还不及我生出来的时候大呢。豆豆妈正好相反:豆豆妈小时候是单眼皮,后来眼睛越长越大,还变成了双眼皮。

豆豆的耳朵像妈妈。豆豆和豆豆妈都有个大耳垂,我没有。

我和豆豆妈的鼻子,嘴巴,都没什么特点。说豆豆像谁都可以。

豆豆的身高随他妈,比较长。豆豆出生时,身长54cm,算比较长得了。正常婴儿一般是50cm,豆豆妈当年刚生下来有57cm呢。

豆豆的大手大脚随爸爸。豆豆的脚丫一眼看过去,就觉得比其它小宝大很多。豆豆刚出生,我就量了一下,竟然有9厘米长。豆豆的一个小姐姐,四个月大了,脚丫才长到9厘米。

豆豆特能吃,吃不饱就哭,这点像爸爸。据我妈说,我小时候喝奶,能比别人多喝一倍的量。豆豆也差不多。但和我不同,我消化功能不好,虽然吃得多,但长不胖。豆豆消化可好了,他出生的第二个星期,一个星期就长了一斤。我们都担心他会过胖,打算让他节食了。

DSC00462

Untitled1

查看或添加留言

家谱

· 阅读需 3 分钟

周末回了一趟无锡的爸妈家,见到了传说中的家谱。

很早以前,我爸就提过我们家有一份家谱,而且据说历史相当悠久。然而,他自己也从未亲眼见过。直到去年,他和两位叔叔一起回老家常州,探望几位长辈时,终于带回来一套完整的家谱。我对祖先的事情一向抱有好奇心,这次总算有机会一探究竟了。

这套家谱是两年前才增修的,内容之详实超乎我的想象。整整14册,摞起来足有三十多厘米厚。而这还只是我们这一支的记录,家谱里多次提到某些分支已经迁出并另立门户,独立修订各自的家谱。

随手翻阅,我发现我家祖先们都是平头百姓,默默无闻。除了这本家谱,不会再有任何史籍会提到他们的名字。我们这样普通的人家,居然也能保存下世代相传家谱,确实令我倍感意外。或许正因不属于什么名门望族,家谱中从未制定过辈分起名的规则。密密麻麻的人名看起来毫无规律,仅凭名字完全无法判断属于哪个辈分。

根据家谱记载,我家第一位先人生活在东晋年间(公元 300 年前后),原籍河南陈留,后来被朝廷派到江南担任一个小官。算起来,我是他的第 56 代孙。从这位祖先的出生到我的出生,跨越了约 1600 年的时间,总共传承 56 代,平均每代间隔 29 年。

早期的祖先可能已经散布全国,但我们这一支在近两千年间始终扎根江南,就没出过常州。(以前,无锡县也归属常州府,解放后才独立成市。)看到这,我不禁好奇:我这一代将来会落脚在哪里呢?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将来家谱肯定也要数字化了。相比纸质家谱的厚重和繁琐,在网上续写和增修肯定会简便的多。

到时候,也要把豆豆的名字续到“家谱”里。 :)

查看或添加留言

豆豆的名字

· 阅读需 4 分钟

起名也是需要灵感的,有时灵光一现,就想到了一个满意的名字。

豆豆妈没有多有幽默感,唯独喜欢憨豆。每次看憨豆的表演,都笑得前仰后合。作为憨豆的粉丝,在我们还没有开始计划生小宝的时候,就已经决定给将来的小宝起名叫豆豆了。

如果豆豆是女孩,那么他的大名就也早就起好的。

然而,我们对于男豆豆的大名始终都没有啥灵感,总觉得男孩的名字更难取。怀孕期间,我们一直不知道豆豆的性别,所以一直都在惦记着起男孩名这件事。有一段时间,我不论看见个什么东西就在前面加上一个阮字,看读起来顺不顺嘴。比如,那会我正在研究硬盘阵列(RAID),于是就叨咕叨咕“阮瑞德”。总体来说,大多数念出来的东西都得很拗口,不靠谱。

有一天,打开电信的账单,看到了它的广告,于是念了一下“阮天翼”。咦,这个还挺顺嘴的呢。于是我就跟老婆说,咱们豆豆叫“添翼”吧,豆豆属虎,正是“如虎添翼”。豆豆妈也觉得添翼读起来不错,唯一不满意的是这两个字都笔画太多。等豆豆上了小学,考试时候,等别人交了卷,他的名字还没写完呢。

后来,再跟豆豆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商量,他们觉得这个发音不错,但文字上,“天翼”更好一些。我也觉得“天空的翅膀”或者“天使之翼”感觉上比“填上一对翅膀”更加优美。加之没有更好的选择,就这样豆豆最终定名为“阮天翼”了。

我当初给豆豆起名的时候,定了几个原则:

  • 有所含义
  • 使用常见字
  • 没有重名

按照这三个原则,我和老婆对“阮恩仪”这个女名还都比较满意;而“阮天翼”毕竟是硬想出来名字,相对勉强一些:

  • “天翼”是希望豆豆将来远走高飞,勉强算有意义吧。
  • “天”和“翼”虽是常见字,但笔画分布很不平衡,手写起来恐怕很难写漂亮。
  • 若取名“阮添翼”,还可以满足没有重名的原则。但“阮天翼”已经有人使用了。上Google一搜,搜到好几个。不过我后来还是觉得“天翼”的含义更好一些,于是就放弃了没有重名这一原则了。

另外一个让我有些犹豫的问题是,电信这个叫做“天翼”的服务品牌在中国家喻户晓。我现在就盼着电信杆快倒闭,免得将来豆豆上学的时候,被同学起个“宽带”、“3G”之类的外号。

DSC00474

查看或添加留言

强壮的豆豆

· 阅读需 5 分钟

豆豆妈在怀孕期间吃的相当不错,可是自己居然一点都没长胖,所有营养全给了豆豆和他的小房子。离预产期还有一个半月的时候,豆豆妈去产检估重。医生就说胎儿已经超过六斤了。吓得豆豆妈赶紧控制饭量,并且打定了主意要 剖腹产。产前一星期,医生隔着妈妈肚皮摸了摸豆豆,说超过7斤。 豆豆生下来的时候果然不小:体重七斤三两(3.65kg),身高54cm,双顶径97mm,所有指标都是偏上的。产后的第四天,我抱着豆豆去游泳,别的家长还以为我们豆豆是生了个把月的呢。游泳房的桌子上,光不刺溜躺上一排小宝,豆豆明显比别人大一圈。

营养好精神就好,大多数小宝被抱出产房的时候都在睡觉,豆豆却是睁着眼睛出来的。头一次接触外面的花花世界,豆豆的小眼都不够用了,张望了两个多小时才开始睡下。

豆豆不但精神好,体力也好。豆豆妈刚感觉到胎动不久,就发现豆豆特别爱动。一般,胎动超过每小时三五次就算正常了,豆豆每小时动个三五十次都不成问题。每次产检,豆豆的胎位都不一样:有时躺着,有时坐着。出生前两个星期,豆豆的脑袋入了盆,总算是转不上来了。可没想到,豆豆还会继续侧着转身。临出生的前一晚,护士给豆豆妈测胎心,豆豆的心跳还在妈妈肚子右侧呢;等第二天临生产的时候,豆豆的心跳就转到妈妈肚子左边去了。豆豆出生时,脐带扭转40周,据医生说,看上去像根麻花。就算豆豆在妈妈肚子里只朝一个方向转圈,也要翻40个跟头呢。

豆豆力气大的不得了。一般刚生出来的小宝都抬不动脑袋,可豆豆一出来就能挺起脑袋了。一天,护士来给豆豆洗澡的时候,他正在发脾气。护士把他翻过来趴在按摩桌上,豆豆居然俩胳膊肘一顶,就把上半身给支起来了,接着又抬起头往前拱了两下。护士姐姐差点没拽住他,急忙对我说,快给豆豆拍个照。她还没见过哪个小宝力气这么大呢。可惜,等我把相机、镜头从包里掏出来装到一起,豆豆已经没力气了。我就只拍到了一张耷拉脑袋的照片。 豆豆还会用挺脑袋的方式抗议没吃饱。豆豆饭量极大,出生才一个星期就能喝100ml以上的奶了。每次喝完奶,我会把他的头靠在我肩上给他拍奶嗝。如果饱了,豆豆会非常温顺地把头搭在我肩上。否则,他会把脑袋挺起来左右摇晃,这意味着没吃够。吃不饱饭,豆豆绝不睡觉,若是再不给他加奶,一会他就会哇哇大哭。

豆豆的哭声非常响亮,有天半夜,他在病房里哭,尽管房门关着,一个楼层有着几十间病房,声音还是传到了护士台那里。小护士以为出了什么严重情况呢,跑进来一看,原来是豆豆饿了。

小宝还是壮一点占便宜。豆豆的强壮给他带来了两大优势:一是可爱,尤其是新生儿,瘦了容易皱巴、显黑,白白胖胖的才讨人爱。再有就是吃奶有优势啦,其他小宝裹不动的奶,豆豆却可以吃到嘴。

DSC00384

查看或添加留言

辛苦的豆豆妈

· 阅读需 3 分钟

豆豆妈为了生豆豆可是遭了不少罪。怀孕期间豆豆就不老实,经常把妈妈肚子踢歪。但比起分娩以及之后的几天,这都不算什么。

豆豆妈在产前最后一次产检时,医生说豆豆很健康,胎位也正,可以等待顺产。但是,豆豆妈一是担心豆豆个头太大(当时医生估重说超过7斤),二是担心自己体力不够,最终还是决定剖腹产把他生出来。考虑到反正是要动手术,就不必要等到预产期了,就约定了一个医生方便的时间动手术,于是豆豆提早了5天来到人世。 从后来的情况看,豆豆妈的决定是非常正确的。手术后,医生告诉她,她的羊水已经浑浊,胎儿脐带扭转40周,绕颈两圈,并且豆豆妈的子宫壁极其脆弱,稍稍一碰就出血。剖腹产的难度非常大,如果真的等到顺产,恐怕大人小孩都有危险。 豆豆妈在手术过程中没少失血,血压最低时已经降到30多了。豆豆妈本来脸色非常红润,可是从手术室推出来的时候,脸色煞白,没有一点血色。我看见了都觉得难过。

手术过后,医生给了一个止疼泵,可以持续三四天缓慢的往静脉里注入止疼药。但是,豆豆妈的静脉滞留针第二天就出了问题,麻药打不进去,护士只好把止疼泵撤掉了。突然失去了麻药,刀口以及药物引起的宫缩都使得豆豆妈剧疼无比,害得她哼哼了一整夜。

剖腹产手术毕竟还是有麻药的,豆豆妈一直坚强忍耐着。不幸的是,她后来又遇到了严重的涨奶。由于没有麻药的帮助,很多遇到同样问题的产妇都说开奶比分娩要疼得多。开奶师来按摩的时候,豆豆妈再也忍不住了,掐着我的胳膊哗哗流眼泪,眼皮肿成了桃子。

希望豆豆长大后看到他出生的过程,会理解妈妈的辛苦。

DSC00329

查看或添加留言

豆豆出生记

· 阅读需 7 分钟

成为爸爸的那一刻,我的内心充满了激动。

2010年12月5日下午,我陪着老婆住进了济南的一家医院,开始了豆豆即将降临的倒计时。然而,病房环境实在让人难以适应。因为近期生产的孕妇特别多,原本计划预订的单人病房已经满了,只能暂时安排在双人间。

同住的是一位刚生产的产妇和她的家人。他们家似乎对卫生并不太讲究,病房里弥漫着一股刺鼻的味道。更糟糕的是,他们坚持按照传统习俗坐月子,窗户一丁点儿也不许开。豆豆妈有些洁癖,闻着这股气味再加上闷热的环境,怎么也睡不着。那天晚上,我陪着她在走廊里散步了好几次,想着怎么才能让她舒心些。

豆豆的生日差点就改期了呢!我们早早就与医院一位颇有名气的医生约好了6号上午进行手术。5号下午,我和豆豆妈住进医院,开始术前准备。一切都按计划进行着,直到晚上11点,当我们已经完成检查、准备就绪,躺在床上准备闭“气”养神时,护士突然推门而入,告诉我们第二天的手术取消了!原来那位医生正在抢救一位情况危急的产妇,手术已经持续到深夜,预计无法按时完成休息,次日上午的手术只能延期。

得知这一消息时,尽管有些意外,但我们也深知,在深夜坚持抢救病人的背后,一定有比我们更需要帮助的生命。于是,我们默默为那位产妇和她的宝宝祈祷,希望一切平安顺利。豆豆妈因为术前禁食,晚饭几乎没怎么吃。我劝她趁着延期的机会吃点东西,但她执意不肯,说还是保险些,留着空腹以防万一。

第二天清晨,想着手术要延期,我便赖在躺椅上没起床。谁知不过一会儿,护士又急匆匆地跑进来,问豆豆妈昨晚有没有吃东西,如果没吃,就赶紧准备进行手术!原来那位敬业的医生在抢救结束后只休息了三个小时,就毅然返回医院,表示自己的状态已经恢复,可以按照原计划进行手术了。

这一意外的调整让我们措手不及,但也对这位医生的职业精神充满感激。我立刻拨通电话,把消息告诉豆豆的爷爷、奶奶、姥姥和姥爷,让他们赶紧动身来医院迎接豆豆的到来!

豆豆妈被安排在上午第二批手术,手术时间定在10点左右。9点钟,护士就来到病房,熟练地为豆豆妈换上手术衣,将她小心翼翼地移到移动床上。9点半,我们陪着豆豆妈一路推到手术室门口。手术室内不允许家属陪同,我们只能站在外面,怀着紧张而期待的心情等待着。

手术室外的走廊里挤满了同样等待新生命降临的家人们。每当手术室的大门轻轻打开,人群总是立刻围上前去,满怀希望地探望,生怕错过自己的宝贝。因为大多数产妇都安排在早上第一批手术,豆豆妈这一批人数相对较少。到了十点半,当手术室的大门再度打开时,我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果然,这次是我们的豆豆!

护士怀抱着豆豆走出来,他被小心地裹在一条红色花布棉被里,看起来小小的,柔软得像一团云。奶奶和姥姥看到他的一瞬间,立刻开心得赞不绝口:“豆豆长得这么漂亮!”可事实上,此时的豆豆还没来得及洗澡,小脸上还带着些出生时的痕迹,脏兮兮的模样也让人觉得无比可爱。

我用相机记录下了豆豆从手术室出来的全过程,这是属于我们全家的珍贵回忆。下图便是录像中的一个截图,捕捉到豆豆第一次睁眼看老爸的瞬间:

image

接下来,护士带着豆豆去洗澡,奶奶和姥姥也一路跟了过去。我则留在手术室门外等待豆豆妈。大约半小时后,豆豆妈终于被推了出来。她虽然面色苍白,却露出了轻松又满足的笑容。我们把她推到单人病房时,豆豆已经洗好澡,香喷喷地等着我们了。

洗干净了的豆豆长得真漂亮:) 下面这幅图这是豆豆平生的第一张照片:

DSC00322

豆豆出生的录像: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QyMjI3Nzk2.html

查看或添加留言

水痘

· 阅读需 3 分钟

自从老婆怀孕后,我们家仿佛和水结下了不解之缘,到处都开始漏水。

最开始是卫生间洗手池的上水管出问题,滴滴答答漏个不停。紧接着,楼上厨房漏水,渗到了我们家,把壁橱全泡得面目全非。如今,壁橱变了形,散发着一股淡淡的霉味。

上个月,小区上水系统改造,水压突然变大,照理说应该是好事吧。没想到没两天楼下邻居上来投诉,说他们厨房天花板潮湿了。检查一圈后,我们发现问题出在厨房地砖下暗藏的水管上。这房子是我们从前任房主手中买的,当时装修已经完成。拨通前房主的电话,他也记不得水管是怎么铺设的了。无奈之下,我请了装修工人,又喊来老爸搭把手,终于赶在中秋节前修好了漏水的管道。虽然问题解决了,但厨房地面却留下了一道永恒的伤疤。

节前,我想着从京东买两根洗衣机上水管,结果收到货一试,全是漏的,只能退货。这让我学到了一个教训:即使是小东西,也一定要选靠谱品牌,千万别被“便宜又便利”的宣传所蒙蔽。

过节有了空闲,我还顺道跑了一趟水龙头维修点,买了配件,把家里漏水的几个水龙头修好了。只剩下卫生间淋浴器的一个小水阀,因为没有合适的工具,暂时搁置。正准备给自己点个赞,为“抗洪斗争”划上句号时,又发现卫生间洗手池的下水管开始漏了。唉,真不知道这些漏水问题什么时候才能彻底结束。

和老婆讨论这些“水患”的时候,我们不禁笑了。她说,这些问题肯定是小宝带来的,宝宝的命格喜水。老婆给宝宝起的小名叫“豆豆”,我于是调侃道:“既然宝宝这么喜欢水,那不如叫‘水豆’吧!”

查看或添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