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38 篇博文 含有标签「读(观)后感」

查看所有标签

今年的春节晚会

· 阅读需 5 分钟

    最近春节休假在家,空闲时间比较多,所以除了写书之外,还可以写一些零散的文章。

    除夕晚上按惯例还是坐在电视机前看央视的春晚。虽说现在春晚的吸引力大不如前,但不看春晚,我还真没什么别的事可干。 得还不错。

    今年春晚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舞台布景。光影效果和高科技的特效制作,让舞台显得美轮美奂。尤其是在几个舞蹈节目,还有毛阿敏唱歌的时候,背景效果让我大为震撼。这也使得今年的舞蹈类节目增色不少。

    最近几年,表现最差的节目都是相声小品类节目。今年也不例外,除了赵本山的小品之外,没一个可乐的。看完之后我对大多数也就没有什么印象了,有两个节目还能记住,是因为太差劲了。一个是马季儿子说的相声,一个是关于潜艇兵的小品。这两个节目也不知道都是在乱七八糟的搞啥,就看见上了一大群人,轮流每人说几句无聊的台词,就结束了。这种节目水平还不及我们公司年会上小品的水平。相声、小品都属于讽刺的艺术,如果用来歌功颂德,是注定难以让观众认可的。

    今年有个魔术节目,看完之后,让我费了好一阵脑筋来琢磨它是怎么变得。这魔术分三个部分,一个是皮筋、一个是把硬币变到杯子里、一个是把戒指变到鸡蛋里。我猜测这几个部分分别是这样实现的:
    皮筋这个,完全是靠手快,在魔术师左右移动皮筋的时候,其实手指上也有动作:用另一个手指帮忙从下面一勾,原本套在一起的两根皮筋就分开了。
    玻璃杯这个魔术,我对自己的想法也不能太确定。我估计是这样:魔术师一接过嘉宾签名硬币,就把它藏在手中,然后放另一枚硬币在桌子上,让观众以为是签名的硬币一直在桌子上没动。然后让后嘉宾检查玻璃杯,魔术师再接过杯子时,把签名的硬币粘在大玻璃杯的内侧杯底。这个玻璃杯的折射率比较高,所以在外面,观众斜向看过来是不会发现粘在杯内侧底部的硬币的。魔术师把杯子倒扣过来,拿起桌子上的假硬币,把它变没,这是杯内胶水粘性正好过期,硬币从杯底掉下,感觉就是魔术师把硬币便到杯子中去了。还有另一种可能,就是桌子上有机关,可以把硬币弹射到玻璃杯中去。
    把戒指变到鸡蛋中这个魔术,我基本上可以确定他是怎么变得。如果鸡蛋里一开始就藏有一枚假戒指,那就没意思了。所以应该是这样:嘉宾打开鸡蛋,鸡蛋落下时,魔术师趁机把戒指扔到盛鸡蛋的碗中,就感觉戒指好像在鸡蛋里一样了。并且,戒指可以沿着魔术师的镊子滑落到碗里。
    不过,近景魔术,主要靠的就是魔术师手法变化的速度,就算知道它的原理,不练个几年恐怕也还是无法表演。

查看或添加留言

终于读完了整本《心理学》

· 阅读需 4 分钟

    这是我这几年读的时间最长的一本书(大约读了两年),一是因为它特别厚(699页),再有这本书是断断续续读的。我这本《心理学》的作者是 David G. Myers,是美国比较流行的一部心理学导论教材,我看到的是它的第七版。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陆续给书中某些内容写了读后感。但对于大多数让我受益的知识,后来都没时间整理。现在全书看完,虽然不可能把所有受益都评论一番,但说一下我认为读此书的必要性吧。

    听《百家讲坛》王立群讲课的时候,有一回他提到: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只琢磨事是不够的,够重要的要琢磨人。这句话要正面来理解,琢磨人可不是算计别人;而是要掌握和理解自己乃至别人的思维方式。说的具体点,如果你当对方是敌人,知己知彼才能取胜;如果你当对方是朋友,知己知彼才能相处融洽。文明发展的趋势就是人越来越社会化。现在别说干事业,即便是日常工作生活也离不开与人打交道。对人性的理解程度直接影响到你的受欢迎程度,从而又间接影响了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人类的共性远大于个性差异,所有人的思维方式都符合一定规律。这就为掌握人性提供了可能性。然而,领悟这一规律却不那么容易。有些人天资聪颖,总能猜到别人心思,做事八面玲珑;而像我,这方面却十分愚钝。不要说平时接触的各色人等,就算最亲之人,如老婆,我有时候都不知道她想干啥。不知道对方的心思是很被动的:有时候自以为替对方着想,献点殷勤,却不想看错了时机,一巴掌拍在马腿上,讨个没趣。在家里还好,如果是工作中也出现这种情况,麻烦就大了。
    好在我一直知道自己的不足,并且相信这可以通过学习弥补。那天逛书店,一眼看到这本《心理学》。于是就买回了一本,来补补课。之后没几天,就已确信它物有所值。我经常看着看着书,就感慨一句:原来是这么回事啊!有些知识还可以立马被应用到实践中,看完了人脑记忆形成那一节,我立刻想到了一些方法来改善自己的记性。
    当然,待人接物的习惯不会因为读一本书就会轻易得被改变。但是,只要保持完善自己的动力,日积月累,总会不断进步的。

    可能是心理作用,我觉得自己读这本书期间,周围人际关系和谐了不少:) 不知道我老婆赞同不?

查看或添加留言

结构性面试

· 阅读需 5 分钟

    面试官需要多长时间可以对应聘者是否易于相处、是否积极主动、交流能力等相关特质做出预测?根据调查人员做过这样一个实验①,抽选两组人作为面试官,一组面试官对每个应聘者只面试12~15秒钟,另一组面试官对每个应聘者面试20~30分钟。再随机抽取了近百个应聘者分别接受两组面试官的面试。结果,两组面试官对应聘者的评价几乎是一致的。这个实验证实,面试官其实只需要15秒钟就对应聘者产生了第一印象,剩下的半小时面试基本不能变先前留有的第一印象。
    这个实验比较容易重现,下次面试前,先跟应聘者聊上一两句,然后就在纸上记录下上文提到的几个特质。在完成半小时面试后,对照先前所做记录,看是否需要修改。

    这个实验也说明非结构面试的低效率,半个小时完成的工作和15秒钟没有太大分别。因此,非结构性的面试其实就是在浪费时间。
    所谓非结构性面试,就是面试官询问一些主观性的问题要求应聘者回答。比如:“你如何应对压力?”,“你的组织能力如何?”等等。非结构性面试对于应聘者今后工作能力的预测是非常不准确的。这主要是由于以下两个原因造成的:
    应聘者是有备而来的。你可以判断应聘者对非结构性问题回答的好坏,但是不能判断他们答案的真假。
    非结构性面试的结果基本相当于面试官对应聘者的第一印象,正如上文实验证实的那样。第一印象是在发现了应聘者一些显著特性之后,马上把他归为与自己相识的某人一类,主观以为二者在其它方面也类似。我跟同事讨论应聘者时经常听到说这个应聘者跟我们的某某同事很像之类的议论,这就是第一印象在起作用了。而实际上二者的工作绩效可能完全不同。

    改善面试对工作绩效预测的方法之一是采用结构性面试。结构性面试要求面试官针对招聘的职位,精心设计一套可以探知应聘者以往经历的问题。问题类型应当是情景回忆式的,即询问应聘者在某些几位具体的情景下,处理问题的过程。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尽量考察应聘者以往的经历,而不是他的主观想法。毕竟,预测一个人未来的最可靠依据是他的过去。
    结构性面试也不是百分之百准确的,但是跟踪调查的结果显示结构性面试的准确率比非结构面试高两倍以上参考②。已经非常可观了。

    ① ② 引用自《心理学》David G. Myers 第12章

查看或添加留言

《易中天品三国》

· 阅读需 6 分钟

    今天终于听完了全套的《易中天品三国》,这是我最喜欢的《百家讲坛》专题之一。喜欢它的原因之一是我非常欣赏易中天先生的历史观:分析评价一个历史人物的 时候应该避免做道德评价,而是进行科学分析。换句话说,研究历史是为了以史为鉴,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因此,就不应该把一个人历史上的功过归结为其道德的 善恶,而是更应该关注社会制度对人的影响。

     我从小受的教育,是用道德评价的方法分析一个人:好人干好事;坏人干坏事。小时候的每一个故事,每一部电影都在重复着同一个的模式:好人从里到外都美的像 朵花;而坏人不但鼻歪眼斜,并且一定要坏事做绝。我当时心目中的头号坏蛋是蒋介石,我以为中国所有的苦难都是他造成的,提起他恨得牙根都痒痒。当得知西 安事变中,好人一伙把蒋介石抓住又放掉之后,我简直懊恼的要吐血(大概跟林冲听说宋江放走高俅时的感觉差不多)。如果当时把这个第一反派一杀,咱们不是早 十三年就解放了?现在想来,那时候还真幼稚。不过毕竟年龄小嘛,容易被愚弄的。
    那些人如此钟情于给大家灌输道德来评价的观点,说明这个观点的确有可利用的价值:
    首先,它确实可以用在某些人身上。即便是最黑暗时代,也可能会找出那么一两个不同流合污的人,再加上后世点缀,他们俨然就成了完美无暇的君子。他们的所作的一切只能用道德高尚来解释。相反也有那么些人不论如何管制,都铁了心与社会为敌。
    其次,利用道德标准,可以轻易的为重大失误找到替罪羊。比如说:不是我们打不过日本人,而是因为汉奸太多。当汉奸就是因为他们的道德败坏;说他们道德败坏,是因为他们当了汉奸。当官的贪污受贿,也是因为他们道德差。

    我的看法是这样的,不论啥环境下都高尚的人也许是有的。但是道德是很难衡量和评价的东西,真善与伪善往往只有到了最后关头才分辨的出来,而到那时一 切就已经晚了。再有,绝对高尚和绝对卑鄙的人都是极其罕见的,刨去感情因素,着两种人所具有的都是“变态”的人格。我们不能指望这些极其个别的人对社会 产生太大作用。
    人性天生就有恶的一面,一旦环境适合,它就会滋生膨胀。任何一个人,在特定环境下,都有可能被内心恶的一面占据,成为汉奸、贪官等反面人物。能阻止这一切发生的就只有合理的社会制度,一个让有能力做恶的人受到制约的制度。
    倾向于培养奴才的国家,每个被培养出来的奴才都是优秀的汉奸候选人;相反若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天天跟自己的政府示威抗议,自然更不会屈服于外来统治。
    有一次,看到一个主帖,说是某贪官被抓。回帖的一片骂声,不过里面也有个为贪官抱不平的,责问大家:“你们凭啥骂啊,换了你们当官,说不定更贪呢”。如果换了是我当官,我是会造福一方百姓呢,还是也只顾着自己捞钱呢?我想,那就完全取决于当时的官员选拔制度和监督机制了。如果,我的官位是上司给的,我肯定是 按照他的意思办事;如果,官位要选民来选,那就麻烦了一些,毕竟讨好一大群人比只讨好一个人要困难得多。如果只有上司监督我的行为,我想贪污还是比较容易 的,大不了我把弄来的钱分大头给他,自己只留小份;如果新闻媒体,人民群众都能来监督我的话,那只好老老实实干活,别的啥也别想了。

查看或添加留言

四大名著的评注

· 阅读需 3 分钟

    我找同事帮忙,下载了全套的百家讲坛,于是没事的时候就听听。文学名著的评析是百家讲坛中比重较大的一类主题。而在这类主题中,中国的古典四大名著更是重中之重。尽管上百家讲坛的都是有点研究成就的人,但从我的角度来看,他们的水平仍然良莠不齐。
    明显看得出,学术界对《红楼梦》的研究远超过其它著作,众多的学者都从自己的角度对其进行了注解。讲《三国》的人不多,但易中天一个人讲的就足够充实了。《水浒》和《西游记》最可怜,仅有的几个讲座也是索然无味。

    专家们不知都干啥去了,倒是在网上看过不少非专业人士对《水浒》《西游》的评注,写的都非常好。推荐一些给大家。
    评注《水浒》的有一部系列文章《闲看水浒》。这部文集主要分析的是梁山上的政治环境。我自己读水浒的时候还小,只看了热闹,还真没注意过水浒里的派系斗争、座次排名等问题。经它这么一解释,水浒中山贼们的管理方式跟现代的企业甚至政府也很相似呢,可以借鉴。《闲看水浒》写的还很幽默,闲来值得一看。
    在我看来《水浒》也许本意还是写造反的,《闲看水浒》作者的想像比较丰富;而《西游记》本身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讽刺官场。不过还没看到比较好的大部头《西游记》评论作品,零星文章倒是有不少。随便搜搜,看到一篇《唐僧为什么要取经》,正好可以给还没看懂《西游》的人启蒙一下。

查看或添加留言

形状知觉中的分组

· 阅读需 4 分钟

    昨天看《心理学》恰好看到知觉这一章中的视觉形状知觉中的“分组”一节。这一节介绍的知识对我们程序界面设计颇有启发作用。它还为我以前总结的一些界面设计的经验提供了理论依据。

    形状知觉的第一步是分离背景,把我们关心的图形从背景中分离出来。之后就是把提取出来的那些图形分类组合,加工成有意义的图像。大脑在为背景中分离出来的那些图形分组的时候,会采用以下一些规则:

    接近性:大脑把距离近的物体知觉为一组。因此我们看到上面这幅图的时候,自然的感觉是三组双竖线,而不是六根竖线。应用于界面设计,比如我们的界面上有六个按钮,三个负责文件操作:打开、保存、关闭;另外三个负责文件编辑:插入、删除、修改。为了方便用户找到所需的按钮,我们需要让用户感觉到这六个按钮分属两组,他只要在相应的组里查找所需按钮即可。最简单的方法:打开、保存、关闭三按钮之间间隔6个像素,而间隔12个像素之外摆放插入按钮,插入、删除、修改之间间隔也是6个像素。这样,用户自然会把他们知觉为两组。

    相似性:大脑把相似的图形知觉为一组。因此,人脑会把上图分为三列,而不是三排。应用于界面设计,比如我们需要让用户把一篇文章中所有的名词归为一组,我们就可以赋予所有这些名词某一种颜色或字体,用户自然一眼就会把它们都找出来。
    以上这两点,在《界面元素的关联》一文里都已提及。

  

    连续性:大脑对图形分组,偏好平滑连续。所以左上图看上去是一根直线和一根曲线,而不是五个半圆。
    连通性:当图形相同,并被连接起来的时候,大脑会把他们分为一组。如右上图。

    封闭性:看上面那幅图,你会明显感觉到有一个正立的白色三角形,虽然它并不存在。这是因为人脑会试图补全缺失的图形。针对上图,我们会设想图中的圆形和倒三角都是完整的,它们的缺口是被一个正立的三角遮蔽而形成的。应用于界面设计,为了避免错觉,我们可以把一组相关的不同类型的控件用一个封闭的图形,如边框等圈起来。

查看或添加留言

《莺莺传》

· 阅读需 11 分钟

    最近在《百家讲坛》中听到《莺莺传》,于是查阅了更多资料。《莺莺传》是唐代元稹所著的一部短篇传奇小说,记载的是一件真人真事。后来被元代王实甫改编成脍炙人口的《西厢记》,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西厢记》虽屡遭禁锢,却始终在民间广为流传,如今更跻身中国古代十大喜剧与十大文学著作之列。这部作品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一方面在于它大胆宣扬自由恋爱的理念,另一方面则归功于其圆满的结局。在那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代,《西厢记》成为了无数少男少女心中的美好向往。
    但是原著《莺莺传》受到的欢迎度却远不及《西厢记》,这可能是因为原著讲述的故事太过悲凉。"始乱终弃"这个成语正源自这篇小说,暗示了这篇小说的基调。

    《莺莺传》讲述了元稹的好友张生,一个才貌双全的年轻人,在赴京途中邂逅表姨之女莺莺的故事。他的表姨父催家乃是当地大户,生有一女,国色天香,名叫莺莺。张生对表妹一见钟情,于是开始死缠烂打。而莺莺对张生却忽冷忽热,若即若离。张生正在感叹女人心海底针的时候,莺莺却在某一晚主动跑到张生房里,跟张生海誓山盟,行了夫妻之实(实在不像个大家闺秀的作为)。
    热恋期间,两人朝夕相处,难舍难分。然而张生心怀功名,不愿久居表姨家中,便辞别莺莺赴京求取仕途。后来,张生在京城谋得一个低级官职,虽然也经常回来看望表姨一家,但却开始冷落莺莺。莺莺预感到他与张生前途不妙,愁绪难解。只能写信给张生,既倾诉相思之情,又含蓄提醒张生莫忘昔日婚约。不料张生的回应竟然极其无情,他将莺莺的私信公然展示给同僚,对大家宣布:“虽有美女对我投怀送抱,但我张生深知红颜祸水的道理,我坚决要与美人一刀两断。”     多年以后,张生早已娶妻成家,莺莺也另嫁他人。一日,张生以表哥的身份再次探望莺莺,却被拒之门外。莺莺命婢女递上一封信说:被张生抛弃后,自己很痛苦,但更多的是为张生的行为感到羞耻。在张生返回之际,莺莺又送来一首绝交诗:“弃置今何道,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 自此,二人恩怨两清,再不相见。

    细品这段情缘,莺莺的形象令人动容。虽然她在最初在与张生的交往中有些轻浮外,但其后更多的是展现了自尊与智慧。莺莺是个懂得努力改变自己命运的人,在被张生伤害后,既没有自暴自弃,也没有一味指责张生,甚至还能劝诫张生善待他的妻子,其胸襟之广阔实令人叹服。     相形之下,张生的为人却令人不齿。较之后世文学中的负心汉陈世美,其无耻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然而,小说中对张生抛弃莺莺的缘由语焉不详,也实在找不出莺莺有何配不上张生之处。尤其可恨的是,对婚事推三阻四、避而不谈的卑劣态度。感觉就好象:张生祖上阴德,被他抢到一块天鹅肉。而张生嚼了几下,居然一口吐掉,说:此等俗肉如何配得上我这般清高的癞蛤蟆!
    后人考证发现,《莺莺传》实为元稹的自传体小说,小说里没写清楚的地方,还可以参照一下史实。
    我最早知道元稹这个人是因为他的一首诗《离思》:“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从这首诗来看,元稹是个既重道德规范,又重感情的人,真的很难把他和始乱终弃联系在一起。
    据说这首《离思》是他怀念亡妻所作。不过我觉得,用这首诗纪念妻子稍稍有些不妥之处。花丛本意是指妓女。当然,现在为了符合当今人们的观念,一般就把花丛译为美女了。如果按本以来意思解释,那就是:“我不嫖妓,一半是因为我对自己的道德品质要求比较高,另一半就是因为曾经和老婆你相处过。”看同时代的人对元稹的评价,他不去烟花之地倒是事实。在晚唐的社会风气下,元稹这样有地位的文化人不留恋娱乐场所反而是挺另类的。但是用妓女来对比自己老婆,还是有些别扭。如果说这首诗是元稹怀念自己初恋情人的,或许还更合适一些。

    元稹祖上在隋朝时是做过国家级高官的,可惜后来一辈不如一辈,到元稹父亲那里已经彻底沦为平民了。复兴家族荣耀的担子最后落在了元稹身上。
    23岁时,元稹动身前往京城谋取仕途,却在途中遇到了自己的初恋情人,莺莺。莺莺不但相貌出众,而且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只可惜身份卑微,是个流落风尘的女子。元稹被莺莺的才貌所吸引,一见钟情;而莺莺也正急于找一个可以托付终身的人带自己从良。阅人无数的莺莺几经试探,觉得元稹确实不同于其他浪荡公子哥,或许正是那个可以带自己脱离苦海的人。于是两个人双双坠入情网,很快海誓山盟,做了有实无名的夫妻。
    短暂的蜜月过后,元稹继续前往京城,希望功成名就也好风风光光的迎娶莺莺。然而,元稹此行并不顺利,他虽然通过了吏部的公务员考试。但只是做了一个小小的政府职员,与自己的远大抱负相差甚远。元稹很快就发现,在当时的社会制度下仅有学问,没有门路,是根本不可能出人头地的。本身没有任何背景的元稹,要想寻求后台,就只有通过姻亲这条路了。元稹开始对自己和莺莺的婚事越来越犹豫,而就在这是,他被当时京城西安的市委书记相中,欲招他为婿。经过一番思想斗争的元稹最终还是决定为事业牺牲爱情,抛弃莺莺,迎娶豪门的千金小姐。
    本就才华横溢的元稹,如今又有了强硬后台。他在官场可谓春风得意,步步高升,一度官至宰相,最后病逝于武昌军节度使的任上。

    恐怕元稹都不曾想到,用爱情换来的仕途居然如此顺利。拥有了事业的元稹想再次找回爱情,但未能如愿。此后,他只能将满腔情愫寄托于诗词之中,终其一生创作了大量情诗,追忆与莺莺(在诗中名为“双文”)相伴的点点滴滴,由此开创了独具特色的艳诗流派。
    不知道成为封疆大吏后的元稹是否为当年负心之举有过一点悔恨?也许有吧,在《莺莺传》中,他将张生刻画得如此不堪,或许正是一种自我救赎。

寒轻夜浅绕回廊,不辨花丛暗辨香。忆得双文胧月下,小楼前后捉迷藏。

查看或添加留言

《太阳照常升起》观后感

· 阅读需 6 分钟

    得益于中国反盗版的不利,我已经看过数不清的电影了。虽然我肯花时间去看的电影都是有一定好评的电影,但是,按照我对它们的喜爱程度,还是可以再把它们分为三类:少数电影我看了之后仍然留在电脑上,过后还会再欣赏几遍;大多数电影虽然也很优秀,但都不值得我重看;还有少一部分是被宣传给骗了,看上几眼觉得没意思,我就开始往后拖进度条,如果全片都没什么亮点,可能几分钟就浏览完全片了。

    除此之外,偶尔会有那么几部影片是我对他们充满期望,不论它们多滥,我都耐着性子看完的。这样的影片都是国产影片。国产片中能跟我电脑上充斥的美国大片一较高下的实在是少得可怜,我是多期望能在国产片找出点亮点来啊。
    《太阳照常升起》就是这样一部影片。前天晚上,我花了一个多小时把它看完。之后心情极其郁闷,这一个小时干点什么不好,浪费在它上面真是太不值了。今天想想,还是写一篇观后感,缅怀一下我的失望,这样我那一个多小时就不算全浪费了。

    两个多月前,我和同事拼车上下班。每天早晚两次,我都坐在锦江出租,司机斜后方那个位置。路上无聊,我就盯着前座的小电视看广告。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太阳照常升起》的预告片在里面反复的播出。预告片拍的相当不错,有秀美的南部山村、尽情歌舞的人们、奔驰的列车驶过、一块燃着的红布随风飘去……于是我对这部影片也产生了好感和期待。
    谁知看了全片后发现,整个影片值得一看的地方,我原来都已经在预告片中看过了。
    该怎么评价这位导演的,也许是江郎才尽了吧。我至今还记得同为姜文导演的《阳光灿烂的日子》,那里面少年们的痛苦和欢乐、冲动与压抑,都激起了我的共鸣,让我回想起自己的少年时代。《阳光灿烂的日子》我来回看了好几遍;后来的《鬼子来了》就只值得我看一遍了;《寻枪》是拖着进度条看完的。
    《太阳照常升起》,看得出,比前几部拍的都要精致,不论是演员还是景点得选取,都是从前不能比的。恐怕这部影片的投资不在前几部一个数量级。但影片最重要的东西却缺失了,简单地说,影片既没娱乐性,也没思想性,最终成了一个精心制作的垃圾。艺术这东西要高于生活,但却不能脱离生活。有些艺术工作者,搞不出什么有新意的东西,只是一味的把自己每一部作品向着自己认为是艺术的方向再推进一步。最终却是完全脱离现实生活,也失去了观众的支持。
    就以《太阳照常升起》中几个主要人物为例,妈妈是疯子、儿子是傻子、小梁人格分裂、林大夫花痴、老唐夫妇是堕落放荡的一对。这些人的故事如何可以引起普通“正常”观众们的共鸣呢?这就注定了影片不会有好的票房。
    而乏味的故事情节不会因为颠倒一下顺序就变得充实,肤浅的思想也不会因为故弄玄虚就得到提升。这部影片注定也不会赢得多少叫好,就更不要提国际奖项了。

查看或添加留言

预防近视要从婴儿抓起

· 阅读需 2 分钟

    今天早上看书,看到《心理学》关于视觉的一章了。其中一个非常有用的信息,以前居然从没听说过。这是一项关于婴儿睡眠和近视眼的统计数据。

    有497名儿童参与了这项实验,参与者被分为三组。实验从他们一出生就开始了。其中,第一组婴儿始终在黑暗的环境中睡眠(0岁到2岁),实验人员对这批婴儿进行了长期跟踪调查,在他们成年之后,他们中10%的人患上了近视眼;第二组婴儿始终在有昏暗灯光环境中睡眠,这组人在成年后,有34%的成员患上了近视;第三组的婴儿始终在明亮环境中睡眠,他们在成年后患近视眼的比率高达55%。

    这个实验虽不能证明婴儿睡觉时的光亮与成年后近视眼之间有直接因果关系,但这样高的相关性也足够引起我们的重视了。

    如果大家不想让自己的后代患上近视眼,一定要记得在卧室安装全遮光的窗帘,在孩子睡觉时拉好窗帘,关闭灯光。

查看或添加留言

父母与同伴对孩子的影响

· 阅读需 3 分钟

    人是天性和教养(基因和环境影响)共同的结果。虽然基因很重要,但他是我们所不能改变的。而教养的影响使得我们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或帮助别人取得更大成绩。所以,不论基因的影响有多大,作为一个个体,把精力关注到后天教养上,才会对自己更有好处。

    做父母的总是希望尽量帮自己的孩子成功。父母的确在某些方面对孩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比如宗教信仰。一般来说,父母皈依哪个教派,他们的孩子也都会入那个教。但是,在更多的方面,父母的影响都不及同伴的影响大。
    比如说,父母想让小孩吃某种食物,但小孩无论如何都不听话。但是,如果这个小孩发现周围的小朋友都在津津有味的吃这样东西,他就也会去吃。
    父母大多不希望自己孩子吸烟,而青少年的吸烟原因,主要是因为自己的同伴中有人吸烟。如果孩子的同伴中有人吸毒,他很可能也被影响。
    在移民家庭中,如果父母和同伴使用的的是不同语言或口音,孩子会选择使用同伴的语言和口音,而不是父母的。

    也许人的天性就是这样的,大父母与同伴的影响有冲突,我们更倾向于吸收同伴的影响而不是父母。但做父母的并非对此束手无策,聪明的父母反而可以利用这一点。
    明智的父母通过为孩子选择同伴来影响孩子向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所以为孩子挑选好的学校和社区尤为重要。

    想起了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妈妈肯定没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但她的直觉还真是不错。

查看或添加留言